瑞影时光/《茉莉的最后一天》别让这份爱,变得不是爱

公视大戏《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单元故事茉莉的最后一天》,以一名坠楼北一女学生作为震撼开场。(图/公视)

终于鼓起勇气看了《茉莉的最后一天》。我其实没有亲眼看过这样的人生,或接触过这样的心情,尽管如此,我还是很害怕我会因为看到学妹茉莉的破碎而破碎,害怕心目中的北一女中也因此而破碎。毕竟我真的在那所学校拥有很美好、很灿烂的回忆。

后来我明白,北一女中并不会因此而破碎,虽然茉莉的确穿着绿制服,拥有一本我也有买的校刊,但她不只是象征着那些被父母强加着过高期望,或是每天被考试分数追杀的孩子。茉莉是每一个曾经或正在因为亲子关系而痛苦的人,他们被束缚、压迫、或捆绑,他们不知道意义、看不见出口、找不到解答。

「我所受的教育不允许我创作,但却也是我所受的教育逼迫我创作。」 茉莉真的好希望能挣脱那些不应该加诸在她身上绳索,她的心不断地在拉扯、碰撞、撕裂,以致于伤痕累累,最后等不到明天的太阳。茉莉妈妈像是罪魁祸首,可是没有人可以指着她怪罪她毁了一个孩子的一生。大家理解她的「爱」,虽然以爱为名的伤害,依然是伤害。

茉莉妈妈满心以为那是爱,她以为她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茉莉好,就好像许多家长常说:「你必须熬过不能选择的时候,才能过自己想过的生活。」 这句话有时候是一种鼓励,希望每个正在努力朝梦想迈进的孩子坚持不懈,因为丰盛的果实就在前方。可是这句话并不完全正确。

被逼迫、被命令、或被操控的人生,都不是「自己的人生」。 爸爸督促妳读书,因为只有读书才能考上好学校,有一个美好的未来—这是爸爸希望的人生,不是妳的人生;妈妈希望妳的男友成绩好或有个好工作,因为只有口袋有钱你们才能走得更顺遂—这是妈妈希望的人生,不是妳的人生。只有出自于自己的决定,才是「自己的人生」,我们才能为此负责。

▲《茉莉的最后一天》道尽母亲女儿的操控关系。(图/公视)

我们可以听听大人意见,看看其他人因为这些决定而经历过的生命长相,可是最终,我们还是应该、且必须,做自己人生的主人爸妈不应该代替我们做决定,因为路上风景风雨,只有我们自己有资格体会。因为是我自己的选择,所以跌倒是我的,笑容也会是我的。茉莉妹妹对着妈妈大喊:「妳以为我们想被妳生出来吗!」某种程度道出了父母与子女的关系。无所谓想不想,或是生命的延续。父母子女,其实只是缘分二字,你希望是美好的缘分,还是孽缘呢?

这部台剧的剧名很像纪伯伦(Khalil Gibran)的诗《弓与箭》: 「你的孩子并不是你的孩子,他们乃是生命自身所渴望的儿女。他们经由你来到这个世界上,但不是从你们而来。他们虽与你同在,却不属于你。你可以给他们的,是你的爱,而不是思想,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你所能荫庇的,是他们的身体,而不是他们的灵魂,因为他们的灵魂居于明日的世界,那是你在梦中也无法探访的地方。你可以尽力使自己变的像他们一样,却不要让他们像你一样,因为岁月无法倒流,生命也不会伫足于昨日。你是弓,儿女是那张弓飞射出的生命之箭。神箭手瞄向无穷远处目标,以祂的神力拉着弓,使那箭射飞得又快又远。让那神箭手将你弯满吧,那是一种真正的喜悦因为,祂喜爱飞射的箭,也爱那沉稳的弓。」

茉莉妈妈其实很想、很想有一个机会,好好地、郑重地、发自内心地,抱一抱茉莉。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不再真心的对话,生活的灰尘世俗眼光、与社会的重担,让一切开始复杂,妈妈忘记了她爱的,其实是最初的妳,没有条件、没有理由。说出来吧。不管是爱、怨恨、还是痛苦,都需要说出口,才能开始呼吸。当苦痛被听见,复原就有了希望。

所有故事,都需要一个与爱的人对话的机会。我相信,茉莉深爱她妈妈,她妈妈也深爱她。只是有时候,父母们会不由自主地让温柔地抚摸孩子脸颊的手,变成狠决地型塑孩子模样的手。父母们啊,别让这份爱,变得不是爱。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

ETtoday提醒您,给自己机会!自杀防治咨询安心专线:0800-788995;生命线协谈专线:1995

►►►随时加入观点与讨论,给云论粉丝团按个赞!

瑞影时光,yamMovie专业影评,深爱电影戏剧,体会其中的人生故事与观点。以上言论代表本网立场,88论坛欢迎更多声音与讨论,来稿请寄editor@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