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族语学习延伸到生活 沉浸式族语课程计划开始申请

教育部国教署规画「沉浸式族语课程实施计划」,鼓励原住民学生数多的学校,于课堂中营造族语学习环境。(教育部提供/林志成台北传真)

为推动原住民族语扎根,教育部国教署规画「111学年度国民中学及国民小学沉浸式族语课程实施计划」,以原住民族语、国语的双语协同教学课程教学模式,于课堂中营造族语学习环境,提升国中小学学生接触及使用原住民族语的机会。

教育部国教署表示,沉浸式族语课程计划使学校不局限于一般课程型态,能以更多元方式构想规划相关课程。111学年沉浸式族语课程计划申请开跑截至4月20日止,教育部国教署于3月23日及25日办理2场计划填报说明会。

教育部国教署说明,自108年度起办理「国民中学及国民小学沉浸式族语课程计划」,鼓励学校可依学校环境特色集合社区部落资源,积极规划「听」与「说」的沉浸式族语课程环境,并配合有效教学策略,让学习不只发生于学校,更进一步将族群文化深根于生活。

国中及国小沉浸式族语课程实施计划可参与对象包含原住民重点学校、原住民学生人数达20人以上或达学校学生总数1/5以上的都会型学校或曾办理夏日乐学原住民族语活动课程、语文主题式课程、国中小沉浸式族语课程、沉浸式族语幼儿园计划之学校。

该计划办理至今,参与学校已从10校增加至19校,各校结合原住民族文化、跨领域议题等进行课程规划,甚至结合社区活动规划亲子共学课程,带动学校与社区连结,让语言的学习从学校延伸到日常生活中。

另外,有学校采任务型、体验型的创客教育课程让学生发掘原民文化的新创性及语言的传承性:也有学校以认识当地部落为主轴,结合在地部落故事、传统文化图腾及部落菜园等,营造在地沉浸式族语学习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