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爆了!中暑和感冒「差1关键症状」 死亡率30%↑一图秒测

▲真的热爆了!不少人纷纷出现中暑症状。(示意图/记者周宸亘摄)

记者李佳蓉/综合报导

全台变「烧番薯」热爆了!气象署观测,周日云林县斗南出现38.5°C的全台最高温。当人体处于高温环境中无适当防护措施,恐因无法正常调节体温而发生热伤害,其中以中暑最严重,若处理不当致器官衰竭,死亡率超过30%,医师何松颖指出,起初症状与感冒相似,可先以有无「呼吸道症状」做初步诊断。中暑有哪些警示症状,一图带你测。

国健署指出,常见热伤害依严重程度分为热痉挛、热昏厥、热衰竭和中暑,其中以中暑最需小心,且未必会依上述顺序出现,也可能一开始就很严重。中暑可分为「传统型中暑」及「劳动型中暑」,前者多指缺乏对于环境、气温、湿度改变的适应力,多发生于老人、小孩、慢性病患者。

▲中暑症状与感冒相似,可从「是否有呼吸道症状」辨别。(示意图/路透)

劳动型中暑患者则多发生于处高热环境中之工作者,皮肤因体温调节中枢调节功能失常而无法散热而呈现干烫潮红,患者会出现意识不清且体温超过40°C,最后造成中枢神经异常,未尽速处理可能引发休克、心脏衰竭、心跳停止、多重器官衰竭等致命并发症,甚至死亡,中暑患者死亡率为30~80%。

国健署也提供「中暑相关症状」供民众自测,包括是否有「头昏、头痛、虚弱、口干、肌肉痛、肌肉痉挛、呕吐(2次以上)、反应变慢、浑身虚弱不对劲、皮肤烫、体温高、失去意识超过1分钟?」若多数症状符合,请立即停下手边活动,请求店家、民众或拨打119,千万别自己硬撑,以免错过急救黄金时间。

▲一张图可自测是否中暑了。(图/截自国健署网站)

根据《今健康》采访家医科医师何松颖指出,中暑症状与感冒相似,常见头痛、头晕、体温过高,因此在一出现不适时可先以「呼吸道症状」做初步诊断,感冒会有喉咙痛、咳嗽出现;反之若没有,很可能是中暑。他也提醒,当体温超过40°C以上、意识不清或严重头痛,且出现其他如心悸、无汗、抽筋等脱水症状,甚至难以摸到脉搏跳动等特殊状况应立即就医。

「夏天室内有冷气要开冷气,没冷气可以多冲水。」三军总医院中暑防治中心主任朱柏龄提醒,人体均温为36~36.5°C,当室外温度比体温低,开窗通风就可达降温效果,若动辄达37、38°C高温,「此时吹进室内的风就变热风了」,建议家中未安装冷气者,可以靠冲水后吹电扇,让汗水快蒸发,进而带走热量。

除了在家中可靠冲水降温外,朱柏龄也分享夏日消暑小撇步,泡冰水、使用循环式冷毛巾,或把衣服喷湿,透过体表水分蒸发带走热量。对于户外工作者,除了要带足够的水外,也可以穿冷却背心,或者在脖子等处披凉感毛巾,同样可帮助降温。

最后,朱柏龄提醒,中暑患者死亡与预后和高温持续有关系,若发现家人中暑昏倒,也可在等待救护车抵达前先帮其泡水或冰敷降温,若真的天气太热,又舍不得开冷气,也可以去图书馆等公共空间避暑,降低憾事发生机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