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专业并非多多益善

随着高考志愿填报正在进行,AI相关专业不仅是考生的热门选择,也是高校开设专业的热门方向。

根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全国498所高校开设了“人工智能”本科专业,209所高校成功备案或申报“智能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在各类专业中占比不断提高。

近年来,国内的重点大学纷纷成立人工智能学院,人工智能作为通识教育课程,在高校已经比较普遍了。

大模型成功掀起人工智能发展浪潮,AI毫无疑问成为未来重要的发展方向,就业前景广阔,人才缺口较大。

大学专业作为人才培养的基础,高校紧跟市场人才需求与时俱进无可厚非。人工智能专业也在短短几年时间里经历了从无到有,从有到逐渐增多的发展历程。

但在这个过程中,开设所谓的热门专业并非多多益善。高校不仅要顺应社会人才需求趋势方向,更要对学生负责,量力而行。

选择一门专业,决定了一个学生多年的研究方向,以及走向社会的发展方向。

仔细梳理,增设人工智能专业的高校之中,既有综合性高校,又有财经、师范、文科等类型高校,甚至还有属于原先一般的地方二三本院校。

不难看出,某些高校开设“人工智能”专业,更像是白手起家,大干快上,并不符合学科发展规律。

如果学校盲目追热点,一窝蜂开设热门专业,甚至为了招生“好看”,不顾自身实际情况开设一门专业,实际是对学生不负责任,对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

不具备相关的学科师资条件和办学设施,没有进行科学评估和审慎研判就草率上马,不仅不能填补人工智能人才缺口,还可能给毕业生带来就业的困境。

风口随时变,热门专业徒有其表,长期被诟病也在于此。因此,越是风口之下,越要对开设一门新专业冷思考,人工智能也不例外。

人工智能专业虽然年轻,但专业度极高。纵观海内外,无论是科技巨头还是独角兽,人工智能领域的卓越人才大都来自于世界顶级学府,具备严谨扎实的学术背景。

作为典型的交叉学科,若要培养出相应的人才,必须要有师资保障、专业沉淀支撑、清晰的培养方向。无论是培养研究性人才还是应用型人才,都需要高校有过硬的基本功,学生有真才实学。

高校建设人工智能专业,学生选择这门专业,都要三思而后行。相关部门要严把审核关,该推进的推进,该喊停的喊停。

学生要基于自己的兴趣和职业规划,对自己负责,对未来负责。不过分迷信热门专业,不轻易看低冷门学科,坚持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北京商报评论员 陶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