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生殖法公聽會前夕 學者:後代健康因果未確認
人工生殖法第2场公听会明天举行,正反意见再交锋,有学者引述文献点出,无法确认人工生殖技术所产下后代遗传、疾病,及产妇健康之间因果关系,不宜完全归咎人工生殖技术。
卫福部着手修正人工生殖法,涉及同性伴侣、代理孕母、单身人工生殖合法等,第2场公听会明天举行,正反意见再交锋,针对首场公听会与会者曾提出人工生殖影响后代及产妇健康,台湾科技媒体中心(SMC)近日邀请台湾大学医学检验暨生物技术学系博士后研究员刘雨如分析。
刘雨如表示,总结查询文献研究,发现多数结果来自分析不孕亲代接受人工生殖技术后状况,求助者可能在某种程度上留有遗传或表观遗传异常,再加上研究族群的年龄偏高,这些都是健康风险因素,不宜将人工生殖技术所产下后代与受术产妇健康影响,完全归咎于人工生殖技术。
针对外界担忧人工生殖技术产下后代的早产、低体重等风险,是否可能比自然产后代更高,刘雨如说,目前文献看到使用人工生殖技术产下的新生儿,早产与体重较低的机率较自然受孕要高,但逐年有下降趋势。新生儿健康状况还需考量产妇年龄、是否首次怀孕、怀孕胎数等条件影响。
首场公听会也出现身心健康讨论,指出欧美使用捐精捐卵、人工生殖技术产下的后代,被发现寻求精神科帮助、感到痛苦的比例较高。刘雨如表示,确实有研究显示,人工生殖后代14岁时忧郁状况,与17岁时焦虑状况,较自然受孕后代多,但完整、大规模研究少,还需更多长期追踪。
至于使用非自身卵子的胚胎怀孕,孕母可能容易因免疫不合问题,发生妊娠高血压的论点,刘雨如说,的确有研究指出捐卵受孕的产妇,罹患妊娠高血压机率可能增加,但这些研究对象多数是接受捐卵受孕的妇女不孕、生殖系统异常、高龄40岁或以上、首次怀孕或怀双胞胎等情形。
刘雨如表示,若产妇年龄较低且生育受孕能力正常、接受健康的精子,妊娠高血压的发生率较低。因此讨论捐卵受孕者的健康风险时,需要考量产妇本身健康条件,不能完全归咎原因至人工生殖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