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海外版:智能网联汽车加速驶来

多重政策利好为行业革新注入能量

智能网联汽车加速驶来(网上中国)

康朴

河南省郑州市郑东新区自动驾驶公交1号线车辆行驶在试运行的道路上。

新华社记者 李 安摄

市民北京海淀稻香湖路百度自动驾驶出租车指定上车点乘车

新华社记者 任 超摄

当前,汽车与人工智能、信息通信等领域加快融合,汽车的智能化网联发展已成为业界共识。国务院近日印发国家综合立体交通规划纲要》,要求推进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网联化,提升交通运输智慧发展水平,智能网联汽车发展再迎利好。

走进老百姓生活

“车辆运行流畅,安全员全程没有接管。”在北京工作的程序员小杜最近体验了一把百度的自动驾驶出租车,“平稳”是他对整个乘车过程最深的印象。

百度Apollo自动驾驶出租车推出已有一段时间,在北京海淀、顺义、大兴等区域,市民通过手机App即可在限定运营区域内预约乘坐。这引起市民广泛关注,不少人还在网络平台上分享乘车体验。其实,推出自动驾驶项目的不止一家,截至2020年底,北京市累计给14家自动驾驶企业发放了一般性道路测试牌照,累计路测超过221万公里。其中,载人测试里程超过102万公里。

据介绍,国家智能汽车与智慧交通(京冀)示范区顺义基地测试场首期300亩已建成,规划总占地1200亩,包含城镇、高速、乡村等多种模拟场景,也设有虚拟仿真板块、智慧城市车路协同板块等。作为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永久举办地,顺义将打造北京首个智能网联汽车特色小镇。

其他城市也不甘落后。随着发展新能源汽车上升为国家战略,自动驾驶在全国多个城市落地,除北京外,在上海、长沙、苏州、武汉等城市,各种智能网联汽车新项目不断涌现。在“中国车谷”武汉的公开测试道路,自动驾驶场景已覆盖出租车、公交、环卫、无人配送、代客泊车等多个场景。

在各地产业政策推动下,自动驾驶产业化落地步伐加快,以自动驾驶技术为代表的智能网联汽车正进入百姓的日常生活。

产业迎来新变革

智能化浪潮之下,理想、蔚来、小鹏等“造车新势力”跑出加速度,长城、东风、红旗等传统车企也在努力转型,积极布局自动驾驶等关键技术。

不过,智能网联汽车作为新的移动终端和跨产业融合创新的重要载体,仅靠车企已无法满足这场变革的需要,功能的多元化也吸引着更多玩家切入赛道。娱乐、消费、支付……未来的智能网联电动汽车不再只是为了出行。

业内人士认为,新一代汽车搭载先进传感器等装置,运用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正逐步成为智能移动空间和应用终端,汽车产业将发生类似从传统手机到智能手机的颠覆性变革。有人用“四个轮子上的大手机”来形容未来的智能汽车:集成摄像头、雷达、测速仪导航仪等各类传感器,传感器越丰富,智能化越高,功能自然也更加多元。

从争夺车联网流量入口到进军汽车电子,从投资新造车到联合造整车,百度、阿里、腾讯美团字节跳动……中国互联网大厂和科技巨头已从智能汽车投资幕后走向台前,“科技公司+车企”的造车模式几乎成为“标配”。

东风汽车为例,相关负责人透露,公司导入国外自动驾驶辅助系统,在结合中国复杂多变的道路状况进行本土化开发的同时,与百度、腾讯、华为等企业合作,搭建具有开放性和延展性的智能化应用平台,开展跨界生态合作。

凭借雄厚的资本和科研实力,科技公司的入局,让汽车的未来之战更加激烈,也让消费者十分期待。

安全基石须筑牢

2020年,多部委联合发布《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明确提出推进车规级芯片的研发与产业化,加快智能化系统推广应用和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近日,国务院又印发《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要求推进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网联化。智能网联汽车发展正迎来政策强力支持,将会带动能源、交通、出行等领域巨大变革。

但另一方面,目前产业管理方式在产品标准、法律法规适用性、产业准入等方面,还难以适应科技创新的快速突破。在相关企业着力破解技术性难题的同时,与之配套的法律法规亟待完善,其中网络安全问题尤为突出。

数据显示,一辆自动驾驶测试车每天产生的数据量最高可达10TB。汽车数字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对数据安全和人身安全的需求越来越迫切。报告显示,从2016年到2020年,汽车信息安全事件的数量增长了605%,其中针对智能网联汽车信息安全攻击的事件就达到155起。

安全是智能网联汽车商业化落地的前提和基石。如何在未来的数字化背景中保证汽车数据安全,成为业界热议的话题。上汽集团董事长陈虹认为,应从加强数据隐私保护、制定过程审查制度以及严惩违法违规行为等方面保护汽车数据安全。他建议,建立准入制度,智能网联汽车数据(包括高精地图数据)的采集、存储和商业用途需经国家相关部门备案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