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赛局 比「以牙还牙」更好的致胜法

人生就像一场场赛局,学习「与人打交道」的学问,才能理性地看待对手,成为掌握决策的赢家。(示意图/shutterstock)

二十世纪八○年代,密西根大学的政治学家罗伯特.艾瑟罗德(Robert Axelrod)组织了一次赛局竞赛。比赛的内容就是囚徒困境,参赛者要设计电脑策略,决定什么情况下合作,什么情况下背叛。各路学者提交了不同的策略演算法,大家两两轮流比赛,看最后谁的收益最大。

出乎意料的是,最后胜出的是一个非常简单的策略,它的英文叫作「Tit for Tat」,一般翻译成「以牙还牙」。这个策略是如下运作的。

第一,不管与谁比赛,第一轮我都选择合作。

第二,第一轮过后,我就复制对手上一轮的做法。

你上一轮要是与我合作,我下一轮也与你合作;你要是背叛了我,我下一轮也背叛你;如果你在哪一轮又选择合作了,那我还是继续与你合作。我的合作、报复、原谅,都只是模仿你上一轮的动作。

别人怎么对我,我就怎么对别人。用俗话来说,就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艾瑟罗德觉得这也太简单了,肯定有其他能战胜以牙还牙的办法。于是他又发起了第二次竞赛,更多的赛局理论专家参与,出现了更复杂的演算法,可最后胜出的还是以牙还牙。

我们仔细分析以牙还牙这个策略,最有意思的一点在于:它和任何一个对手比赛的时候,最多是打成平手,只会让自始至终选择背叛的对手比它多占一轮的便宜。可就是这样,最后算总帐时,它的收益会超过其他人,因为它既不当冤大头,也不自寻死路。这是一个保守的策略,就好像是个以直报怨的老实人,但是最后老实人胜出了,这是一个多么令人高兴的发现。

我们可以说,以牙还牙,简单、粗暴、有效。

后来艾瑟罗德写了一本书,叫《合作的竞化》(The Evolution of Cooperation),现在已经是名著了。人们从这本书中看到了人类文明的希望,我们终究会走向合作。

但是你可能不知道的是,以牙还牙其实是一个脆弱的策略。这个策略对「错误」很不友好。

电脑总是精确的,但真人赛局可能会操作失误。比如我们设想有A和B两个人,都是按照以牙还牙的策略进行比赛。他们俩一直都是合作,但是在某一轮,A操作失误,导致B把合作当成了背叛。下一轮,B就会报复A。这又导致再下一轮,A要报复B……两个人就陷入再也无法合作的循环。

这不就是冤冤相报吗?就像巴勒斯坦和以色列,几十年的世仇,旧的伤口还没抹平,又添新的仇恨,怎么调解都调解不成。他们都不是坏人,也许他们只是以直报怨的老实人。

生活中有时候也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小孩打架之后还能和好,可是成年人讲原则,两个好朋友因为一次误会,可能一辈子都不来往了。

所以在真实世界中,以牙还牙并不是最好的策略,它不够宽容。赛局理论专家提出过一个改进版的以牙还牙:对方背叛我一次,我继续合作;对方连续背叛我两次,我再报复。研究表明在有可能出错的赛局中,这个办法的效果比以牙还牙更好。

真实生活中,别人可能犯下无心之过,你也可能误判。有句话叫「退一步海阔天空」,强人通常不喜欢这句话,但是这句话其实很有道理,宽容能避免脆弱。不过请注意,这句话的关键字是「一步」。退一步是宽容,退两步就是纵容了。

说到这里,我不禁想起了钱锺书小说《围城》的结尾。方鸿渐和妻子孙柔嘉争吵。方鸿渐在回家的路上「蓄心要待柔嘉好」,而在家中等丈夫回家吃饭的孙柔嘉也「希望他会跟姑母和好,到她厂里做事」。两人都抱持着正向的愿望,希望达成合作。结果一见面,说几句话又翻脸了,还动手了。

有人说《围城》的主题,并不是说婚姻是个围城,而是在说人无法掌控自己的命运。方鸿渐不知道为什么就与孙柔嘉结婚了,也不知道为什么婚姻就破裂了。

总是事情改变人,人改变不了事情。人也改变不了赛局。

但真的是这样吗?本来是想合作的,为什么就不能合作呢?如果有一方能宽容一点,被冒犯了也再给对方一次机会,或许就不会是这样悲剧的结局。

【问与答】

读者提问:

既然在现实生活中,操作失误难以避免,那么是不是可以(在报复之前)透过更频繁、有效的沟通和资讯共享,来消除潜在的误会。当然沟通也会有成本,但起码在重要的事情上这么做。这样的做法是否更优?

万维钢:

是的!所以有句话说:「要与朋友拉近距离,而对敌人要更近。」古巴导弹危机之后,美、苏两国一看这样的局面太过危险,心想千万别因为误会大打出手,所以双方建立了「热线」,有任何事情先打电话问问,消除误会。

一九六七年第三次中东战争,美、苏双方都没有参战,但是双方的舰队都在附近有所行动。这个时候热线就起到了作用,双方在几天之内打了几十次电话,明确表示这只是一般的行动,并不是打算参战。后来建立热线沟通的办法就流行起来了。美国和中国、中国和苏联、印度和巴基斯坦、南韩和北韩之间都有热线。

热线这个主意是谁出的呢?最早是古巴导弹危机之后,甘迺迪政府组织的一个专家小组提出来的。这个专家小组的领导者,正是诺贝尔奖得主、赛局理论策略矩阵的发明人,汤玛斯.谢林。

热线的建立不是为了交流感情,也不是为了友好合作,而是敌对的双方为了避免误会。事实上,冷战没有变成热战,建立了热线的各方的确没有动不动就打起来,热线在其中起了很大作用。这让我们忍不住设想,世上有多少冲突是因为误会而起呢?如果大家都足够理性,仗还有必要打吗?

对比之下,在同事、邻里、夫妻之间,包括有些公众人物在社群网站上,不交流还没事,一交流反而因为几句话没说好就爆发了冲突……这不把汤玛斯.谢林笑死了吗?

(本文摘自《高手赛局》/远流出版)

【作者简介】

万维钢

「罗辑思维」节目策画人、「得到」App订阅专栏「万维钢.精英日课」主讲者、畅销作家。善以说故事的方式,将复杂深奥的思想转化为新奇有趣、易于理解的知识与观点。

一九九九年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二○○五年获得美国科罗拉多大学物理学博士,曾长期从事核聚变等离子体物理研究。自诩以理工思维理解世界,主张用科学精神钻研社会现象,擅长让高深道理落地,最爱激发读者思考。着有畅销书《高手思维》、《高手学习》、《万万没想到》、《智识分子》等。

《高手赛局》/远流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