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FID新运用 产能再提升

RFID新运用 产能再提升。(图/先探投资周刊提供)

疫后百业待兴,导入RFID技术能大幅解决后疫情的缺工问题,在零售、服饰、工业制造等产业开枝散叶。

全球零售业在经历了超过三年的新冠疫情冲击之后,正在复苏的道路上努力前进,过去知名业者沃尔玛、Uniqlo、迪卡侬等企业就导入RFID技术在各式场合当中,而近期随着全球缺工议题的发酵下普及率日益提升,例如欧美各大航空公司随着边境的解封,机场并未随着旅游人潮、客运量回升及时补足人力,大砍航班乱象时有所闻,这时具备行李识别功能,能随时追踪行李动态的RFID基础设施就显得重要,还能帮助零售业者实现更高的库存准确率,大幅解决解封后的人力荒问题。

无线射频识别系统(RFID)是一种无线通讯技术,最早被英国人发明出来,用于二次世界大战时分辨敌机,时至今日仍被应用于航空系统的识别当中。随后不只是军工产品的出现,RFID核心技术往轻薄短小发展,利用可一对多读取、重复使用、讯号穿透性高、抗污、储存量高的特性,在标签夹层植入天线与晶片,开始广泛运用于防盗、畜牧业的动物监控、交通收费等场景当中,包括日常使用的悠游卡、门禁卡都有RFID的踪影,只不过这些属于读取距离短的低频技术,此外,又因为物流业与零售业者需要高度商品自动化管理的产业特性,必须掌握销售状况、盘点、查价、结帐、防盗、防伪等需求,RFID技术开始被市场高度瞩目。

沃尔玛导入RFID增产能

早年将RFID商用化最著名的案例,就得提到沃尔玛这个零售业巨头。二○○五年沃尔玛领先业界导入超高频RFID技术,要求全球百大供应商在货品外箱或栈板上需导入RFID标签才能上架,创造了著名的「越库供应模式」先河:能一次接收多家供应商的货源,精准送至交货地点,让货品运送排除掉不必要的库存环节,一年后扩大至全数供应商都得导入RFID,该技术也帮助沃尔玛提升获利和生产力,优于同业近四○%。

RFID主要由电子标签(Tag)、读取器(Reader)和电脑系统组成,透过无线电波将电子标签内晶片中的数位资料,以非接触式的方式传送到读取器中,读取器接收到讯号后再传送到后端应用系统,就能做进一步的处理或加值运用。

依照使用频率的不同,RFID的运作原理也不尽不同,在耦合方式、读取距离、数据储存量及应用领域均存在差异,可区分为低频、高频、超高频及微波四大类。如附图所示,低频(LF)和高频标签(HF)的读取距离较短,约为二○公分及一.二公尺内,超高频标签(UHF)的作用可达十公尺以上,也因为读取范围宽广,用于零售、仓储管理、物流追踪及自动控制等领域极具优势,像是去年国际足球赛事─世界杯,就使用门票植入RFID技术以及配置UHF读卡器的验票闸门,帮助球迷快速通关和控制人流,将票务系统智能化。随着时光更迭,电子标签已进展到高频及超高频为发展主流,具有较高的商业化价值,也成为现今各家RFID电子标签厂商的发展重点。

电子标签成本逐年降低

根据研调机构IDTechEx统计,RFID市场规模将由一九年的一一三亿美元二七年将成长至一六四亿美元,RFID之所以会日渐普及,与技术提升和成本逐年降低有关。以欧洲的一间RFID公司SimplyRFID来说,RFID标签ASP已从过往折合约六○~九○台币,降到仅约一.二台币,大大增加终端客户的导入意愿。

综观整体产业链,晶片和天线设计制造属于RFID的上游环节,尤其超高频的晶片供应被国际大厂恩智浦(NXP.US)、美国的Impinj(PI.US)和Alien把持,已在通用晶片领域形成了规模优势,天线作为传递射频讯号的桥梁,制造过程需大量使用化学药品,随着各国环保监管政策趋严,多数集中于中国生产,市占率较高的代表有上海英内、温州格洛博和无锡科睿坦等,因此台厂主要从标签、读写器供应以及系统应用的方向做切入,再供应给下游如零售、公共事业、交通物流、工业制造等终端客户,在台股当中,包括切入超高频RFID晶片设计的联杰、亚信;天线设计销售与射频连接器的芮特KY、卫星通讯和携带通讯产品包括RFID闸门式感应天线的启碁、工业级条码/RFID标签印表机自有品牌及零件耗材的鼎翰、无线射频识别询答器设计研发及制造的韦侨、生产超高频电子标签的永道KY,都运用自身优势在RFID不同环节发光发热。

全球有数千家RFID标签设计与制造商,供应低频与高频电子标签,市场规模小且分散;台厂当中以永丰余集团的永道因擅长超高频RFID电子标签,在设计上有着不易超越的技术领先,并荣获国际多达四六一项技术专利,成为亚洲区唯一ARC资格认证商,在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公司日前配合上市前公开承销对外竞价拍卖,刚完成三月七日的开标,由低到高得标价为一二五~一九○元,得标平均价格一三三.二二元,预计三月二十一日上市挂牌。(全文未完)

全文及图表请见《先探投资周刊2238期精彩当期内文转载》

《先探投资周刊223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