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力图借机成为电动汽车时代规则改变者

导读:在激烈竞争的态势之下,我国正在该领域和日韩“暗中角逐”。

(文/周盛明 编辑/高莘)

据路透社11月21日报道,本田技术研发部总裁大津敬二表示,他们计划在接近2030年时推出全固态电池,由此可以将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提高1倍。

大津敬二还表示,到2040—2050年,采用固态电池的新能源汽车的续航里程将较现在增加2.5倍以上。

本田在位于东京北部栃木县的全固态电池试点生产线上投资了430亿日元(约合人民币20亿),其中近一半资金来自日本政府补贴。“这是电动汽车时代的游戏规则改变者。”大津敬二向路透社表示。

本田将于明年1月开始运营该试验生产线,其目标还包括在未来五年内将电池尺寸在当前水平上缩小50%,重量减少35%,成本降低25%。

借由固态电池实现“弯道超车”——本田计划到2030年将电动汽车年产量提升至200万辆以上,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的全球销售占比达到40%,到2040年达到100%。

除了本田,丰田、日产能日本头部车企都在开发全固态电池。

11月19日,日本丰田官网称,丰田的高性能电池和固态电池获得了日本经济产业省的认定。这意味着,丰田的自研自产电池进入准备阶段,计划于2026年开始陆续量产。如果按计划实现的话,丰田可以拿到日本政府的补贴。

据悉,丰田固态电池初期产能将较为有限,预计到2027年或2028年产能将增加,2030年之后将开始大规模生产,并将实现9GWh的年生产目标。

去年10月份,丰田还宣布与日本能源巨头出光兴产达成协议合作量产全固态电池,并打造供应链,据称,双方计划在2027—2028年实现下一代电池的商业化,然后实现全面量产。

日产汽车也在其位于日本横滨的工厂研发一条新的固态电池试生产线,并计划于2028年推出搭载该电池的量产电动汽车。

日产全球产品规划副总裁伊万·埃斯皮诺萨(Ivan Espinosa)表示,固态电池的核心优势在于其能够将相同的能量存储在更小的体积内,因此更容易将其应用于跑车,不仅减轻了车身重量,还提升了车辆的动态性能。

除了日本,韩国也正在固态电池领域发力。韩国电池企业如LG、SK On、三星SDI等均宣布将在2027—2030年实现全固态电池的量产。其中,三星SDI计划在2027年开始量产全固态电池,SK On目标则是在2028年实现固态电池的商业化,LG则表示在2030年实现全固态电池量产。

在激烈竞争的态势之下,我国正在该领域和日韩“暗中角逐”——截至2023年5月,全球固态电池关键技术专利申请量为20798项,其中中国有7640项,占比达36.7%;近5年,我国固态电池全球专利申请量年均增长20.8%,增速位列全球第一。

此外,从宏观来看,全力发展固态电池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的层面。2020年10月,国务院发布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首次将固态电池列入行业重点发展对象并提出加快研发和产业化进程。

2023年1月,工信部等六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推动能源电子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进一步提出加强固态电池标准体系研究,政策的发布也为固态电池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明确、广阔的市场前景。

除了政策上的明确重视,我国也将在固态电池领域给予资金支持。此前有媒体报道称,我国或将投入约60亿元用于全固态电池研发,包括宁德时代、比亚迪、一汽、上汽、卫蓝新能源和吉利共六家企业可能会获得政府基础研发支持。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