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预防“经济舱综合征”?照这四个字做

(原标题:如何预防“经济舱综合征”?照这四个字做)

春节临近

不少人已经踏上了回家的旅途

据交通运输部门等方面预计

今年春运全社会跨区域

人员流动量将达90亿人次

大家在享受回家喜悦的同时

一定要留意旅途中

潜伏着的“健康杀手”

——“经济舱综合征”

这种疾病发病突然、危害大

千万不能大意!

什么是“经济舱综合征”?

“经济舱综合征”在医学上归属于下肢深静脉血栓引起的疾病。

乘坐相对密闭的交通工具长途旅行时,如果长时间坐着静止不动,双下肢静脉血液回流缓慢、瘀滞,就容易形成下肢深静脉血栓。

当久坐后开始活动,脱落的血栓顺着静脉血管一路回流,由于肺内血管越来越细,血栓最后会堵住肺部血管,这时患者就会出现呼吸困难、咳嗽、胸痛等紧急症状,严重会导致死亡。

东莞3人返工时患“经济舱综合征”身亡!

据广州日报报道,去年春节假期后返工途中,广东东莞出现多名因为长时间坐车导致“经济舱综合征”的患者,其中3人不幸身亡,连续坐车时间都在20至30小时。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急诊医学科副主任殷文朋提醒:

只有坐飞机经济舱

才会患“经济舱综合征”吗?

事实上,“经济舱综合征”并非只有坐经济舱才会得,任何久坐不活动下肢的情况都可能导致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包括:

所以,真正危险的不是经济舱,而是“不动”!连续3个小时以上的久坐会大大增加患血栓的风险。

“经济舱综合征”“偏爱”哪些人群?

如何预防“经济舱综合征”?

很简单,就4个字:动、饮、穿、药。

尽量避免长时间不变的坐位姿势。可规律活动双脚或双腿,进行“提膝、踝泵、绕趾、贴胸”等下肢运动动作。

多饮水可稀释黏稠的血液,同时通过喝水和勤上厕所被动改变坐姿,坐坐、站站、走走,一举两得。

穿

尽量避免穿过于紧身的衣裤鞋袜,穿着宽松舒适的衣物。高危人群可选择穿着弹力袜,有助于减少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

血栓性疾病患者和高凝血症患者需根据自身疾病情况,选择服用一些抗凝的药物。

国家应急广播提醒

“经济舱综合征”重在预防

长时间坐车、坐飞机

一定要注意增加活动时间和频率

春节期间也不要过度沉迷于

打牌、看电视等

长时间静坐的娱乐活动哦!

©2025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版权所有。未经许可,请勿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