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走好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

技术于江涛(右)在为装置调整炉温。光明图片

高级技师邹毅(左二)在讲解机车车轮加工技术。光明图片

安徽合肥,工人参加焊接技能竞赛。新华社发

天津职业大学学生们在校内工匠精神体验馆体验教学项目。刘东岳摄/光明图片

编者按

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技术工人是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基础”,并强调要“造就一支有理想守信念、懂技术会创新、敢担当讲奉献的宏大产业工人队伍”。

面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如何激励更多劳动者特别是青年人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培养更多高技能人才和大国工匠?光明智库特邀专家分析建言,并请获得2020年“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的中国劳动关系学院4名劳模本科班学员代表分享成长成才经历。

【智库答问】

本期嘉宾

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研究员 姜大源

中华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职),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一研究院二一一厂特种熔融焊接工、首席技能专家 高凤林

吉林大学劳动关系研究院院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韩喜平

人才不应按层次分工 应按类型分工

光明智库:努力建设高素质劳动大军,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提出的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技能人才培养,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不足仍然存在。对此,您怎么看?

姜大源:一段时间以来,社会上有种看法,把整体的社会分工看成层次的不同,认为职业有高下之分。实际上,人才不应按层次分工,而应按类型分工。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技能人才培养越来越受重视,更多人开始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劳动观,但不愿投身职业教育、不愿走技能成才之路的思想观念仍然存在。

高凤林:就我个人的成长经历而言,阻碍我国技能人才整体素质提高的瓶颈包括思想观念、教育水平、政策落实、评价督导、社会保障等多个方面。今天,国家发展要靠各方面人才支撑已成共识,但很多人还没有真正意识到,要适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需要,在当今世界局势的严峻挑战下增强中国产业竞争力,培养高水平技能人才、建立健全充满活力的职业发展环境有多么重要。

韩喜平:除了观念认知外,技能人才培养中专业设置“大而全”,教学和实践“两张皮”,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进不力,线上线下培养资源整合度不够等问题,都在某种程度上导致现阶段我国技能人才培养难以满足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一些企业担心自己的技能人才“养不住”“留不下”,宁可高薪聘“外援”,也不愿把大量资源投放在耗时长、见效慢的企业技能人才队伍培养中,从而影响了企业内部技能人才成长发展的职业环境。

构建面向人人的现代职业教育制度体系

光明智库:总书记强调,“要完善现代职业教育制度,创新各层次各类型职业教育模式,为劳动者成长创造良好条件”。就此,您有何建议?

韩喜平:我们所处的是一个融合与合作的时代。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坚持工学结合、知行合一,引导社会各界特别是行业企业积极支持职业教育,是完善现代职业教育制度,创新各层次各类型职业教育模式的基本路径。一方面,产教之间、校企之间要确立购买服务的框架协议,形成常态化的供需合作关系,校企双方均要扮演好融合参与者、平台构建者、关系维护者角色,坚持应用办学、突出实战导向,切实解决职业教育人才供给侧与产业企业需求侧脱节的现实问题。另一方面,要构建体现终身教育理念、面向人人的现代职业教育制度体系,促进职业教育与其他类型教育有机衔接,推动形成职业教育与职业培训一体化,畅通劳动者多元化成长成才渠道。

姜大源:没有职业教育现代化,就没有中国教育现代化。完善现代职业教育制度,要实现跨界、整合和重构

所谓跨界,是指职业教育不同于普通教育,除了学校学习基地外,还有企业学习基地。从教育规律讲,既要关注人的成长、认知学习规律,还要关注个人在企业、社会中的职业成长规律。

所谓整合,就是把教育的需求和企业的需求、产业的需求结合起来。比如,把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结合起来,产生“化学变化”,促动学生更好成长。

所谓重构,就是打破原有教育体系的封闭性,重建一个开放的、灵活的职业教育体系。在未来社会,科技研究研发的周期会越来越短,通过一次性教育使劳动者掌握一生所需的知识和经验是不可能的。我们要建立多次性教育的畅通渠道,每一级教育都对应一个完整的职业资格,随时可以根据劳动市场的需要输送相应人才。同时,也可根据个人发展的需要,帮助其重新回到教育学习中来。

让技能人才始终站在发展潮头、技术前沿

光明智库:走上工作岗位后的激励与培养也很重要。如何提高技能人才待遇水平、畅通技能人才职业发展通道、完善技能人才激励政策?

高凤林:畅通技能人才职业发展通道,一方面要帮助和引导人才在本专业领域提升、拓展,另一方面,应帮助合适的人才与其他各类人才一样,向管理岗位和技术研究岗位发展,做到人尽其才,“海阔凭鱼跃”。人才评价激励也十分重要,应持续健全科学客观的技能人才评价机制,切实解决人才评价失衡问题,改变“重设计、轻制造,重管理、轻技能”的人才发展不均衡现状,充分体现技术工人的特有价值。

韩喜平:应当进一步完善对高技能人才的各项激励措施,落实子女教育、安家住房等方面的特殊奖励政策;打通高技能人才晋升通道;加快推行企业首席技能人才制度,由企业管理、评定、聘用、考核首席技师;完善企业工匠、技能人才创新工作室等平台建设;打通高技能人才与专业技术人员之间的转换通道,拓宽产业工人发展空间,加大产业工人创新扶持力度。此外,政府还应指导用人单位在薪酬、福利、培训等方面向关键技术岗位高技能人才倾斜,实行高技能人才退休待遇特殊津贴制度,激发技能人才创新创造的积极性。

姜大源:一是实实在在提高技能人才社会地位。比如,规划建设一批劳动模范、大国工匠、先进工作者展示馆、纪念馆,让技能人才感受到来自社会各界的尊重与敬意。二是改善工资待遇、各项福利,在评奖评优方面对技能人才给予适当倾斜或设置专门奖项。三是增加学习培训机会,根据行业发展需求,为劳动者提供一系列脱产或半脱产的学习培训机会,包括安排国际学习交流等,把终身学习理念落到实处,让技能人才始终站在发展潮头、技术前沿。

此外,技能人才培养应从面向儿童、青少年的劳动教育入手。劳动教育启蒙于家庭、强化于学校、存在于社会,只有从小入手开展,才能形成覆盖全民的科学正确的劳动观、人才观,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社会风尚才能蔚然成风。

【一线讲述】

迎头赶上,不能掉链子

讲述人: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有限公司天津机务段业务指导、工程师 张伟

作为一名普通的铁路基层技术工人,能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现场倾听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我感到热血沸腾。“技术工人是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基础。”总书记不但充分肯定了我们的劳动价值,还强调了很多我们最关心的实事:考核机制、待遇水平、发展通道、激励政策……字字句句,都让我觉得暖心。

刚参加工作时,我是天津机务段检修车间一名机车电工。这是铁路一线最普通的岗位,每天与机车和配件打交道,常常满身油污,加班也是常事。那时我们修理的是内燃机车,而我在学校学的是电力机车,很多配件都没见过。一次,我去车上拆一个配件,愣是绕着机车转了几圈也没找到。“必须努力改变!迎头赶上,不能掉链子”,我对自己说。从那以后,我白天跟师傅认配件,晚上把学习情况整理记录下来,对着书本上的电器知识继续学习。实际操作中,不懂就追着师傅请教,有任务总是第一个往前冲,越是脏活、累活、难活,越是抢着干。短短3个月,我就对各型号内燃机车上的配件名称、位置及如何拆检都了如指掌。两年下来,我积累了很多现场经验,还处理了很多“疑难杂症”。这让我在工作中收获了自信,干劲更足了。

后来,我调到电配组负责电器配件检修,也是凭借着“迎头赶上,不能掉链子”的劲头,不到3年,就对班组所有车型1000多种型号电器的结构如数家珍,检修起来得心应手。

2016年7月,以我名字命名的创新工作室被北京铁路局授牌。工作室的第一个主攻方向是“内燃机车配件检修与HX机车配件自主修”。冬季是机车电暖器使用频率最高的季节,我发现电力机车某型号的电暖器经常发生相同故障,若购买更新,一台就需要花费2000多元,造成极大的成本浪费。于是,我反复对故障电暖器“解剖”、检查,终于找到原因。通过动手改造并上车试验,该电暖器再也没有发生类似故障,仅此一项,每年为单位节省成本7万多元,我也因此荣获“全国铁路青年创新科技奖”。

随着我国铁路事业飞速发展,机车更新换代越来越快,各项技术突飞猛进。我深知,自身技能如果跟不上技术发展的脚步,就无法保障铁路安全运输。我愿不断学习、不断前进,发挥所有光和热,在技能报国的路上永不懈怠。

用行动写下“匠心追梦,只争朝夕”

讲述人:湖南株洲九方装备股份有限公司立车班班长高级技师、国家高级考评员 邹毅

2006年,我从职业技术院校毕业,被分配在九方装备公司工作。14年来,通过在一线摸爬滚打,我的技能水平得到很大提升。进厂第4年,我被公司聘为立车班班长。10年间,我攻克了公司生产任务骤增、产品质量提升和设备攻关任务骤增、年轻新工人骤增等一连串困难,带出了一支高素质、高职称,敢打硬仗、能打胜仗的职工队伍。

现在,全班25名职工里,有高级技工13人,技师和高级技师7人。有了这样一支队伍,我们圆满完成公司技术攻关任务60余项,设备攻关任务40余项,新产品攻关任务30余项。由我创造的“邹毅机车车轮先进操作法”被列为公司生产工艺标准,并被评为公司“优秀成果奖”。

进厂第8年时,公司以我名字命名的“邹毅劳模创新工作室”成立。我带着团队攻坚克难,累计实现技术革新200多项,完成技术装备和先进工艺方法专利17项。团队中有1人获得“全国技术能手”称号,3人获得“湖南省技术能手”称号,4人获得“株洲市技术能手”称号,工作室也得到了“技能大师孵化器”的高度评价。

2015年,我获得“湖南省劳动模范”荣誉。5年来,我以更高标准要求自己,参与和负责完成公司40余项生产质量技术攻关任务;成为职工专业技能培训授课老师和职业技能比赛专业考评员,参加和主持各项技术培训和技能比赛90余场次,与20余位青年技工签订了结对子培训合同,帮助35位中级技工通过高级技工鉴定,帮助20名高级技工考取数控车技师职称;编写职工专业技能培训教材,先后参与了13本专业技术书籍的编写工作。

心中的格局有多大,人生的舞台就会有多大。靠自己的双手和智慧,我希望带领更多青年人,用行动书写“匠心追梦,只争朝夕”的决心。

用干劲、闯劲、钻劲带动更多人

讲述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齐鲁分公司胜利炼油厂联合装置车间技术员、技师 于江涛

还记得接受表彰那天,当习近平总书记讲到“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是奋斗出来的”时,我的眼泪夺眶而出。回想起自己20多年的工作经历,我深刻体会到:奋斗出来的幸福最踏实。

最初,我从技校毕业后来到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齐鲁分公司工作,从学徒工、主操、班长,再到常减压车间技术员,一步步走来,逐步成长为技术骨干。我所在的炼油化工企业,生产装置里管线纵横交错、工艺流程复杂,在日常工作过程中,常常发生改错流程的事情,给企业带来很大损失。于是,我利用业余时间刻苦钻研,发挥自己的计算机特长,制作完成了常减压装置的计算机3D建模,实现了装置工艺管线和设备结构的3D模型可视化展示。2019年,我又把虚拟现实技术与3D模型相结合,开发出虚拟生产装置的模拟软件,为生产优化、设备维护以及职工培训开辟了新路径。目前,该项技术正在申请国家技术发明专利。

刚参加工作时,我就意识到自己学历低,是块短板。于是,上班学工艺流程、学操作技能,下班后学习计算机相关知识。2007年,我参加了山东省青工职业技能大赛,获得“常减压操作工”和“计算机多媒体操作员”两个大赛项目的第一名。总书记在大会上提到的“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让我印象特别深刻,只有不断学习、不断钻研才能成就自己,才能不负自己热爱的事业。

今后,我要发挥好“劳模创新工作室”领衔人的作用,用干劲、闯劲、钻劲带动身边更多人,用只争朝夕、不负韶华的干事创业精神不懈奋斗,为国家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只要肯钻研,小事也能干出大名堂

讲述人:江苏连云港赣榆交通工程有限公司挖掘机操作工 刘二伟

能参加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现场聆听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嘱托和亲切教诲,亲身感受“咱们工人有力量”的浓厚氛围,我激动万分,终生难忘。

16岁初中毕业后,因为家境困难,我便跟着师傅学开挖掘机。为了提高操作水平,我只身来到沈阳市一家挖掘机培训学校,自费学了一年挖掘机操作、维修技术。为了提升技术精细度,我反复练习开挖掘机。2009年初,我被招录为区交通工程有限公司的挖掘机操作工,从此结束了四处漂泊的打工生涯。也是在这一年,我参加了全国首届“厦工杯”筑养路机械操作手技能竞赛决赛,并赢得冠军。打那以后,我更加潜心钻研技术,还摸索出一套简单易学的“三勤四准五稳”操作法,入选2012年度江苏省交通运输系统“十佳操作法”。

2017年,在连云港市交通运输局、总工会的推荐下,我被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劳模本科班录取,开启了梦寐以求的大学生活。在老师们的言传身教和同学们的鼓励帮助下,我学到了很多理论知识,也学会了如何将所学运用到实际工作中。

如今,我即将毕业,回到工作岗位后,我打算利用自己的全国挖掘机“大能手”品牌效应,与连云港市职业大学、赣榆中专等院校联合,办好挖掘机培训班,培训更多的技能型人才;同时,依托自己的“劳模创新工作室”开展传帮带活动,争取每年培训员工300人次以上,重点在进一步提高经济效益、节支降耗、改进管理等方面想办法、下功夫、求突破。我坚信: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只要肯钻研,小事也能干出大名堂。

(项目团队:本报记者 张胜、王斯敏 通讯员 刘钊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