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技术工人通过奋斗成长成才 有更多获得感
山东德州恒丰集团兴德棉织造有限公司,每年都会为技术工人评定技术等级。根据等级,公司每月给予相应的技能补贴,高级工800元,技师1300元,高级技师1800元。
“补贴是额外收入。技术工人创造了更大价值,收入也应相应提高;收入高了,反过来也能激发他们提升技能,这是良性循环。”身为这家公司细纱车间的操作员,全国人大代表王晓菲对这一薪酬体制对一线技术工人的激励导向作用有切身体会。
“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幸福也能激发奋斗潜能。”代表委员们表示,要让好政策落地,让技术工人通过奋斗更有获得感。
“切实推动好政策落地”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技能人才建设,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
全国人大代表、安徽淮北矿业集团公司高级技师杨杰在调研中发现,“部分企业还在落实的过程中,有的还没有建立起技术工人序列的薪酬体系。”
“我们的项目能成功,得益于技术工人创新的力量。”福建百宏聚纤科技实业有限公司C区品管部车间主任粟琼,是一位从车间女工成长起来的全国人大代表,依托她主管的车间建立了全国纺织行业第一个通过智能制造专项验收的项目。在车间,她见证了一线创新的力量。她说,“要奖励技术创新者,切实推动好政策落地,确保优秀产业工人得到应得的收获。”
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探索让技术工人获得与其贡献相匹配的收入的路径,实现企业发展与职工收入的双赢,这是许多代表委员认同的观点。
全国人大代表、一汽解放大连柴油机有限公司发动机装调工鹿新弟在一次调研中发现,江苏常州一家试点推行职工技术创新专项集体合同的企业,对创新型成果的奖励政策是,连续5年分别提取产生利润的12%、10%、8%、6%、2%给创新职工。
鹿新弟代表建议,可根据创新成果为企业创造的价值,给予创新职工专项奖励。
“除了利润分成,还可以探讨让技术工人持股的制度。”全国人大代表、山东豪迈集团电火花科研小组组长王钦峰建议。
王钦峰代表和工友们研制出的轮胎模具专用电火花节能电源,其技术在世界上只有少数几个国家拥有。受益于这项创新,公司每年可节约电费1200万元左右。而他也得益于公司的员工奖励参股制度,成了响当当的“最富农民工”,身价近亿元。
“还有一种双赢的模式,可以让大工匠在更好服务社会的同时,提高自身待遇。”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红旗工厂技术处外网维修工人、首席技师齐嵩宇介绍,去年11月,由中国机械工业企业管理协会牵头,组建大国工匠分会“走进西北”,与陕鼓集团签订了技术攻关合作协议和大国工匠师徒传承合作协议,并特聘包括他在内的7位大国工匠为陕鼓导师。
“我们为他们解决技术难题、进行技术传帮带,他们也愿意付出报酬。”齐嵩宇代表说,“我今年的建议便是推广这种双赢模式”。
“这些改变令人欣喜”
“对高技能领军人才的态度,技术工人们看在眼里。”身为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的王晓菲代表认为,实现高技能人才与工程技术人才职业发展贯通,是提高技能领军人才待遇的重要路径。
去年11月,人社部印发通知,支持企业自主开展技能人才评价,建立职业技能等级认定与专业技术职称评审贯通的机制。对此,全国人大代表、厦门集装箱码头集团有限公司高级技师、工会主席冯鸿昌深表赞同。他认为,这让青年工人有了动力,职业发展有了“奔头”。
截至去年底,全国共有3700多家企业、近900家社会培训评价组织完成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工作备案,104万名劳动者取得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也是去年底,甘肃省天水华天电子集团七四九电子有限公司生产一线的高级技术主管张自飞,获得正高级工程师资格,由此成为甘肃省评出的第二位“工人教授”。
“这些改变令人欣喜。”多位代表委员表示,既要推动政策落地,也要破除旧观念,让技术工人通过奋斗更有获得感。
“像我这样,作为一线工人当选全国人大代表,这对年轻技术工人来说意义重大。这让大家看到,只要肯钻研技术,当工人是有出路的。”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锦州石化分公司高级技师高颖明说。
(本报北京3月10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