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模式》:女性主義大國裡,「生而為男」的日常

图为瑞典「女性主义行动先锋党」(FI)2014年首次闯进国会,支持者欢呼。瑞典以「女性主义治国」闻名,但在这样强调性别平等的社会中,男人到底过着怎么样的生活? 图/美联社

▌本文为《瑞典模式︰你不知道的瑞典社会,幸福的15种日常》(商周出版,2019)书摘原标〈置身女性主义国度中的瑞典男人〉

许多男人对于女性主义、女性主义者相当感冒,认为这些人就是要来污蔑、打压男性的。「女强人」更是让男人退避三舍,独立的女性让男人觉得自己毫无用武之地。在瑞典这样一个「女性主义治国」的国家,强调性别平等的社会中,男人到底过着怎么样的生活?他们是否在女人与女性主义的压迫之下,过着悲情、苦命的生活呢?

十几年前,台湾女书文化翻译出版了一本书名为《瑞典查甫人:八个瑞典男人谈平等、男性气质与亲情》(Men on men: eight Swedish men’spersonal views on equality, masculinity and parenthood)。这本书的由来很有趣,当时瑞典的平等事务部部长兼代理总理莫娜.沙林(Mona Sahlin)提议,召集了八位在不同领域有所成就与贡献的男性,撰写有关生而为男的「心得」。瑞典政府将这本书做为礼物,献给一九九五年在北京召开的第四届世界妇女大会(World Conference on Women)。

难道在瑞典「生而为男」,就是在女人与女性主义的压迫之下,过着悲情、苦命的生活? 图/路透社

在世界妇女大会献上一本全男性撰写、讨论男性的书,用意何在?

瑞典政府献上这本书的宗旨不在于闹场或踢馆,也不是为男性伸张不平之屈,而是为了提醒参与者,在这个以女性为主题的讨论大会,别忘了社会中的另一半人口在这些讨论里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男性的状况是妇女大会不可忽略的。

瑞典人在讨论公共事务时,常把一句话挂在口上:Alla ska må bra,意思是「人人都要好」。这句话说来虽然简单,却意义深远。在处理公共事务时,必须考虑每个人的需求、不同的情况和限制,而不是以单一群体的利益为出发去思考、处理公共事务。从这个角度出发,在妇女大会时提出男性的观点,也不那么奇怪了。

在讨论女性议题时,别忘了社会中的另一半人口——男性——在这些讨论里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图/路透社

▌自立自强的女人造就向外发展的男人?

瑞典女人的「自立自强」似乎不是什么秘密,瑞典人甚至为女性自慰这个动作发明了一个新动词。教宗方济各在二○一六年造访瑞典时,曾这样说道:「我听说瑞典女人很强、很厉害,所以瑞典男人才要去找外国女人。我不知道是不是真的……」这样的偏见在当时引起社会一阵哗然,但在性别议题上引领世界的瑞典,似乎也对外国人这样的偏见见怪不怪了。

教宗虽然失言,倒也点出了一个瑞典跟台湾很类似的「外配」现象。瑞典外配最大族群是泰国妇女,她们多来自泰北最贫穷的东北部伊森地区,透过婚姻关系定居瑞典。泰国是瑞典人热爱的旅游地点,在温暖热情的泰国定居、找个温柔美丽、顾家又会做饭的泰国女人共度终生,是不少瑞典男人的梦想。

而许多希望寻求稳定、安全生活的泰国女人,也想找个有固定收入、可靠的西方人,带给自己和家人更好的生活。瑞典有许多专门提供这样需求的交友网站,网路上也有许多「攻略」,教导瑞典男人如何得到泰国女人的芳心。

泰国是瑞典人热爱的旅游地点,在温暖热情的泰国定居、找个温柔美丽、顾家又会做饭的泰国女人共度终生,是不少瑞典男人的梦想。图为一对瑞典男子与泰国女子的空中婚礼。 图/美联社

双方可谓各取所需,若能找到合适的对象相伴,白头偕老,固然是美事一桩,然而,这样跨文化、权力不对等的关系有时也会带来不少社会问题。例如,瑞典男人觉得自己被骗财骗感情,泰国女人怀抱着过上好日子的美梦来到瑞典才发现成了「现代奴隶」,甚至被暴力对待或被迫卖淫。瑞泰两地因为父母感情生变而成单亲或失亲的孩子,或跟着母亲改嫁而来到瑞典却适应不良的青少年等。

用「因为女人太强,所以男人向外发展」这个说法,去总括解释较低度开发国家女性婚姻流移至开发度较高国家的现象,或许太过狭隘。在资本主义全球化的脉络下,更深入地去了解就会发现,向较低度发展国家去寻求情感依托、满足欲求的情形,不只发生在男人身上。瑞典女人对害羞、拘谨的瑞典男人多有微词,不少女性偏好外国男性的热情、主动,到非洲或加勒比海国家寻找活力充沛的年轻男子作伴,跟泰国的案例一样,这种存在着巨大权力不平的关系,也给当地带来不少问题。

图为泰国东北部的一间酒吧。在资本主义全球化的脉络下,向较低度发展国家去寻求情感依托,当中可能存在权力不平的关系。 图/法新社

▌男人也是需要被追求的——两性平等的约会文化

在两性相处上,多数瑞典男人生性害羞。良好的性别教育教导他们如何尊重他人,这样的特质,让他们反而被贴上「不解风情」、「被动」、「冷淡」等标签。许多在瑞典的外国女性抱怨连连,到底要怎样才能让瑞典男人主动追求我呢?网路上一篇又一篇的「瑞典男攻略」似乎都无法解决外国女人们的疑惑。

一位外国女子于是写信到《瑞典晚报》专栏,询问这些有礼又帅气的瑞典男士们到底为什么这么不会搭讪?她在信中描述到要跟瑞典男士认识有多困难,他们面对女性时如何的消极,如何的不会调情。

「外出喝酒时光站着『扶』酒吧,好像不这么做吧台会倒一样。当他们终于有勇气靠近妳时,通常已经太醉无法正常社交了……」但,「我们女人可不想自己送上门。」她询问,难道是我太古板?那到底要怎么样才能让「胆小」的瑞典男人踏出第一步,跟我要电话、约我出去呢?她自认有点传统,但要怎样才能在瑞典找到一个「让我觉得自己像个真女人的『真男人』呢」?

回复她来信的编辑「单身男」不但不吃这套,不「检讨」瑞典男人为什么这么被动,约不到女孩子,这么不像「真男人」,反而给这女子上了一堂性别教育课。单身男首先大方承认瑞典男子跟其他国家的男人比起来,的确像她所说那么害羞、被动、小心翼翼,没有酒精壮胆没办法搭讪。

当个快乐的奶爸或家庭主夫,在瑞典当然也是一种「真男人」。图为示意图。 图/美联社

然而,她的观念确实十分古板过时,为什么在这么一个男人与女人都鼓吹性平,也渴望告别传统性别角色的现代社会中,约会与恋爱市场还得如此运作?单身男继续追问:「为什么我们男人必须跨出第一步?为什么要鼓起勇气上前搭讪的总是男人?除此之外女士们还期待我们想话题、讲话有趣、请喝酒、要电话。」

说到这里,不知道是否说出了许多男士的心声呢?单身男在专栏中呼吁想认识瑞典男士的女士们也勇敢踏出第一步,很多瑞典男士就像女士们一样,期待对方来追求,别害怕,「最多就跟我们男人一样,有时候会被拒绝而已,没事!」

在性别平等的瑞典社会,男人可以大胆做自己,不需要迎合他人想法,做个「真正」的男人。他们可以依照自己的意愿穿着打扮,若是想拥抱自己的阴柔气质,便可大方放下阳刚的一面,不需透过逞凶斗狠来证明自己。可以当个快乐的奶爸或家庭主夫,享受幸福的家庭生活。他们也能轻松自然的面对自己的父亲、兄弟、儿子,并且表达关爱。他们毋须背负约会成败。社会不期待他们独力扛起全家经济。他们可以诚实拥抱内心那个永远长不大的孩子,甚至去面对或讨论自己内在的暴力因子。

是想拥抱自己的阴柔气质,便可大方放下阳刚的一面,不需透过逞凶斗狠来证明自己。图为瑞典同志大游行。 图/法新社

▌从小建立新的男性特质——男孩们的「更衣室谈话」

珊亚(Shanga Aziz)和罗杰立(Rogerio Silva)是两个来自瑞典南部工业小镇芬斯朋(Finspång)的大男孩,两人都是体育健将,他们看见身旁的男性友人对待同性或异性的态度,像是用污辱女性的字眼当口头禅,把「同性恋」当脏话互骂,把女孩子当战猎品炫耀……等等,这些种种在运动员中很常见、被认为很有男子气慨的言谈和联想,威胁着整体社会的安全。

怎么说呢?他们认为,男性为了满足这样的男子气慨,往往不敢真实表达自己的情感,造成忧郁、抑郁,从瑞典自杀人口中有七成是男性中可以看出,男性的心理卫生需要更多重视。他们也发现,性犯罪的罪犯大多是男性,这种从小就强调阳刚气慨,贬低其他性别的态度,是很危险的。

为了更了解这个议题,他们在进行活动之前,特地和一百多位女性接触,了解她们对男性与性暴力的观点。他们得到了一个结论:当男性成群结队时,较容易出现逾矩行为,于是他们决定从他们很熟悉的、极强调阳刚气质的运动社团上着手改变。

自二○一六年起,这两个才十七八岁的大男孩,在芬斯朋当地的各个体育俱乐部进行一个叫「更衣室谈话」(Locker Room Talk)的活动。他们锁定十到十四岁的男孩,在他们进行运动训练前,到更衣室内跟他们做十五分钟的对话。

「更衣室谈话」重新定义「男子气慨」,也从小小的地方行动,蜕变成一个全国性,甚至跨国的行动,受到体育社团和学校的广泛支持。 图/Locker Room Talk

对话内容包括讨论各种生活中可能遇见的性别议题,例如:男孩子可不可以哭?为什么骂人「同性恋」?为什么用贬低的字词形容女孩子?他们不只跟男孩们对话,也跟着他们踢球、打球、训练,透过相处,试图把性别平等的观念带给他们。这个活动为期八周,虽然时间不长,但珊亚和罗杰立希望,至少可以在这些思想尚未定型的男孩心中种下一个性平种子。

他们的发想和行动不断成长、发酵,从学校的创业课程作品,到获奖、成立非营利组织,还有瑞典知名足球明星以身作则、出任代言人,更得到知名品牌支持。「更衣室谈话」也从小小的地方行动,蜕变成一个全国性,甚至跨国的行动,受到体育社团和学校的广泛支持。

这样由两个男孩开始重新定义「男子气慨」的行动,十足展现了瑞典式女性主义的精神。无论从哪个性别观点出发,性别平等与互相尊重,从来就不是一个只关注单一性别的议题。重视性别平等,并不是为了擡高社会中的单一性别群体或是打压特定的性别,而是希望透过这样的讨论和改变,让人人都可以不因性别受歧视,过上好生活,Alla ska må bra,如此而已。

「Alla ska må bra.」无论从哪个性别观点出发,性别平等与互相尊重,从来就不是一个只关注单一性别的议题。图为瑞典童书《Kalle som Lucia》,讲述一位小男孩,想扮演「圣女」露西亚的故事。 图/美联社

《瑞典模式︰你不知道的瑞典社会,幸福的15种日常》

作者:辜泳秝

出版社:商周出版

出版日期:2019/11/09

内容简介:一想到瑞典,你会怎么叙述它?社会福利制度完善、性别平等...是甚么样的背景,让瑞典成为这样「人人称羡」的幸福国度?瑞典实际上的模样又是如何?作者集结旅居当地多年的心得,爬梳历史脉络,透过生活与职场的第一手观察.从社会制度、价值观、教育等面向切入,为台湾追求理想社会的进程提供思索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