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评/川习会 美中关系新机遇

旺报社评

美国总统川普于就职大典前夕致电大陆领导人习近平,表达就任后尽速访问中国大陆的意愿,双方并同意建立战略沟通管道。在他的就职演说中,对中国大陆几乎只字未提,超高关税的大斧头亦未落下,反而表态希望与中方合作。

川普缓和高关税威胁

川普再度当选,国际社会忧心美中战略竞争可能更趋尖锐,但川普不按牌理出牌,不断向中方释放善意,邀请习近平出席就职典礼,两度与习近平通话,缓和高关税威胁,重用亲中的「特斯拉」创办人马斯克,延后执行TikTok禁令,与台湾问题保持距离,一系列动作令北京对于川普有所期待。

对于美中关系,中共一向坚持「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原则,加上大陆经济内需不足问题严重,改善美中关系是正确的抉择。川习第二次通话已为美中关系定调,川普称「期望我们能共同解决许多问题」,「习主席将和我将竭尽全力让世界更加和平与安全!」习近平回应,「让中美两艘巨轮沿着稳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航线不断前行。」

「稳定、健康、可持续发展」成为中方对美关系的基调,《人民日报》以「推动中美关系在新的起点上取得更大进展」为题的评论、代表习近平出席川普就职典礼的国家副主席韩正会晤范斯副总统谈话,表述一致。

台面上的热络互动并不代表美中关系已脱离「深水区」,无论川普与习近平都要为改善双边关系承担相当的政治风险。川普长袖善舞,擅长交易,但两国贸易严重失衡,是结构性问题所导致,加上美国社会的反中氛围,解决问题绝非一蹴可几。而习近平面临着投资与消费信心不足问题,应对川普关税战压力,需要坚定的战略定力和自信。

就短期来看,川普最迫切的议程在解决对大陆贸易的庞大逆差,《纽约时报》报导,美国去年贸易逆差高达1兆美元,其中1/3来自大陆,不同于第一次任期,他这次采取更审慎的步骤,虽然在竞选时扬言要对大陆进口课征65%关税,但就职演说中未再提及。川普不会放弃对中提高关税,但希望在不掀起贸易战的情况下,得到中方的妥协、让步,获得对美国最有利的方案,同时塑造个人胜利形象。

营造川习会有利条件

由于企业分散风险,美对中进口逆差持续降低,逆差来源分散到其他国家,若川普坚持高关税,美国的友邦、邻国、伙伴都将波及,美国消费者也将受害,高关税看来是直接、有效的工具,但操作起来必须审慎。

大陆面临消费信心低迷、房地产衰退不振,各国纷纷对大陆贸易、投资、高科技出口采取限缩措施,在多重压力之下,习近平愿意与川普协商、合作,虽然必要,风险却高;2017年川普风光访问大陆不久后,就对中展开关税战,殷鉴在先。

川普强调忠诚,决策以他为核心,但美国国会及建制力量干扰力不容低估。大陆在改善与美国关系同时,积极扩大对非西方国家、全球南方的关系与影响力,习近平与俄罗斯总统普丁21日通话就是例证,美中关系终究无法脱离地缘政治基本面,这也是不可回避的挑战与风险。

值得注意的是,川普拒绝对台湾安全作出承诺,美中关系重中之重的台湾问题,因而有了缓和的迹象。中国大陆近期较少使用强烈严词指责美国「一中政策空洞化」、「未落实不支持台独的承诺」。习近平与川普对话时只重申「台湾问题事关中国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希望美方务必慎重处理」,相较去年11月最后一次「拜习会」,习近平用强烈的语气画出台湾问题、民主人权、道路制度与发展权利等四条红线,这次遣词用语缓和许多。

中方以战略自信回应川普的讯号,可以预期中美关系短期可以维稳,但要达成稳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双边关系,还需要两位领导人更大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