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评/从安倍身影找安全感非常愚昧

旺报社评

民进党17日召开全代会,会场中央是巨幅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的遗照,党主席蔡英文呼吁莫忘「安倍的期许」,俨然奉安倍为守护台湾的精神导师,想取代日本自民党成为「安倍主义」继承人。

安倍遇刺身亡,激起台湾对日本的关注,安倍被蔡政府形塑为台日友好的推手,并企图以此证明「抗中」为台日共享印太战略利益下的共同行动。安倍「台湾有事等同日本有事,即是美日同盟有事」的一席话,更被解读成日本将在两岸冲突时为台湾挺身而出。

洞察安倍外交的权衡术

台湾民意基金会的民调显示,高达43.1%受访者相信台海一旦有事日本会派兵协防台湾,远高于相信美军会参战的34.5%。台湾人在安全上对日本自卫队的期待高于美军,反映台湾民间对美、日的心理距离,但此可解读为台日友好氛围下,国人昧于现实的对日一厢情愿,缺乏对日本政经结构的客观理解,此亦为台湾对日认识的吊诡,看似亲近,实则陌生。

殊不论日本囿于和平宪法,台海用兵于法无据,更不能简单化「台湾有事」、「日本有事」及「美日同盟有事」三者间错综复杂的国际政治与律法解释,视安倍的主张为日本「挺台」、「抗中」的直白表现,忽略日本在美、中对抗中的平衡。美国的日本专家葛林以「竞争而不惹祸」形容安倍的对中战略,但此非安倍的个人智慧,而是日本与中国历史交往中,总结出的外交智慧。

「安倍外交」巧妙地使日本在美、中之间两全其美,此亦为安倍身后倍受推崇之处,但「安倍经济学」成效则相形失色。宽松货币、扩大财政支出及企业减税不足以使日本经济摆脱结构性衰退,却带来财政赤字恶化与贫富差距扩大的难解后遗症。2013年至2019年,安倍主政下,实际经济成长率仅0.9%,与「七大工业国集团」(G7)平均经济成长率1.6%差距不小,此窥知「安倍经济学」推升日本经济力有未逮,但却债台高筑。

岸田文雄领导的日本是工业先进国中财政状况最严峻的国家,政府的总体债务高达GDP的2.5倍。在「安倍经济学」导引的财政货币政策下,日本政府扩大公共财政,日本央行为维持利率,购买不断膨胀的国债,半数的日本国债由日银持有,规模创新高,随美国及欧盟先后升息,加速日圆走贬,为日本带来输入型通膨。

日本经济依赖中国渐深

相较于2013年,日本生产进一步转移到国外,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UNCTAD)的调查显示,日本出口在全球出口总额占比自1998年的7.0%至2021年锐减至3.4%。因此,日圆贬值无助日本扩大出口,截至6月,日本已连续11个月出现贸易逆差。日本财务省公布2022年上半年贸易统计初值,贸易收支逆差达7.9241兆日圆,创1979年以来半年逆差新高。据料,日本下半年仍将难脱贸易逆差扩大之势。

然而,美国主导的「脱钩中国」未撼动中国的世界工厂地位,中国出口占全球出口总额份额自1998年的3.3%大幅成长至2021年的15.1%。在日本经济困顿之际,中日贸易持续成长,今年上半年,从中国进口大增16.9%。

此消彼长,日本虽视中国为安全的最大威胁所在,但中国也是推动日本经济成长的伙伴,两者为「亲密的竞争对手」,彼此依存。对于中国的两面性,美国前国务卿季辛吉提醒,「不要与中国进行无休止的对抗」。在地缘政治问题上,需要「尼克森式的灵活性」以化解美国及中国之间、俄罗斯与欧洲其他国家之间的可能冲突。

日本对中外交中深谙「尼克森式的灵活性」,以避免招致美国「越顶外交」的伤害,岸田对此了然于胸,在吓阻与有原则的对中交往间维持平衡。台湾须洞察日本外交的权衡之术,而非昧于现实的在台日关系中取暖,放大安倍的挺台形象,寻找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