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评/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磨合

旺报社评

大陆突如其来颁布针对校外培训机构的整顿与监管措施,造成陆股及港股应声暴跌。陆股在4个交易日内,从高点3574点重挫200多点到3361点,跌幅达6%;港股跌幅更惊人,大跌超过2500点,跌幅将近1成。对比全球股市处于高档震荡格局,陆、港股市重挫不太寻常。处于风暴中心的中概股,如新东方、好未来及高途等,股价更是腰斩再腰斩。市场传出北京开始收紧权力,限制上市企业海外筹资行为,这已成为全球金融市场的不确定风险与挑战。

不能踩党中央红线

陆、港股市暴跌的导火线在《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工作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文件,中共当局明文规定,学科类培训机构必须统一登记为非营利组织,严禁资本化操作行为,包括上市融资在内,也不允许外资及上市企业投资或并购校外培训机构。雷厉风行的整顿行为不但造成已在海外上市的相关企业面临下市危机,更吓坏海外投资大众,导致陆、港股市及相关个股重挫。

外界不能理解的是,为何大陆政府可以片面且突然地更改游戏规则。尤其是在攸关企业上市筹资这么重大的决策上,如此罔顾企业权益,令人匪夷所思。难怪投资人纷纷投下不信任票,退场观望。大陆历经40多年的市场经济改革,外界不再以刻板的计划经济印象对待大陆,而寄予资本主义的厚望(即使背后拥有浓厚的国家色彩),也相信在市场经济运作下,大陆会迎来更开放的社会与环境。

这样的看法并没有错。大陆整体经济发展也正朝这样的方向在努力。只是,外界忽略的是,大陆依旧是一个人治色彩鲜明的国家,以最高领导人的意志为依归。任何市场运作的基础都不能踩到党中央的红线。这次「双减政策」会闹得如此满城风雨,就是北京认为在部分领域,市场经济已玩过头,若不及时加以控管与整顿,可能会动摇到整体社会的稳定,甚至危及国家安全。

其实,看看最近大陆在资本市场的一些大动作,比如阻止蚂蚁金服在沪港同步上市、对阿里巴巴祭出反垄断的天价罚款、对刚在美上市的滴滴出行实施网路安全审查等,都不难发现,北京正在收紧市场的权力。「双减」教育改革不过是冰山一角。整顿校外培训机构看起来有点意外,但贯穿大陆近期对网路、金融、媒体等领域产业的监管,也就不令人意外了。那么,这是否意味北京放弃市场经济?倒不尽然。严格说来,这是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磨合过程。在这个天秤上,过去市场经济砝码多一点,现在则是社会主义砝码多一点。

降低政策不确定性

如果回头检视中国经济发展的本质,可以发现,即便市场经济已彻底融入人民生活之中,背后最高指导原则还是社会主义。这也是为何这40多年来的经济改革会被冠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名称,社会主义在前,市场经济在后。一路走来,大陆就是在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这个天秤中摆荡,抓取平衡点。只是,在经济改革已然取得丰硕成果之际,诸多市场经济乱象随之而生,不管是网路巨兽造成的垄断行为,还是资本无序扩张导致的社会不公现象,都是北京无法接受的。

在这样的前提下,加强监管就成为不得不的选择,连带也让社会主义光环更为凸显。不过,这绝非代表大陆走回头路、不重视市场经济。毕竟站在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就算天秤再怎么倾向社会主义,想要保持经济成果,同时兼顾民生福祉,甚至融入全球化体系,市场经济绝对是不可或缺的存在,相信大陆当局不会不懂这个道理。

有鉴于此,北京在加强监管之际,对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分寸拿捏得更为审慎。就以这次「双减政策」为例,若在事前多与市场沟通,充分揭露监管与整顿的相关讯息,降低政策不确定性,市场反应可能就不会如此巨大,这也是市场经济的精髓所在。加强监管、侧重社会主义理念不是不行,但过程中须兼顾市场经济的运作,才能避免市场动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