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评/严肃看待台独猎巫事件

旺报社评

从早年的宋芸桦、徐若瑄,到近期的小S、张钧宁,连续有台湾艺人在大陆网路被检举为「台独」,并传出被封杀或下架。这些风波往往以相同的情节开始、以类似的结果收场,在庞大复杂的大陆网路舆论场或许只是「一阵风」,但对台湾民众而言,每一次风波都会增加一分对大陆的疏离感。两岸有识之士不应再袖手旁观,要以保障在陆台胞人格尊严权的角度,寻找有效应对之策。

蓄谋「反串」居心叵测

回顾历年类似案例,至少可以确定三个事实:第一,真正公开支持民进党或立场倾向台独的艺人反而不会成为对象,因为他们本来就与大陆保持距离,北京亦没有为其打开登陆之门。第二,那些被检举为「台独」的往往是在大陆发展较好的知名台籍艺人,绝非大陆官方自上而下的有意为之,而是一些好事者刻意的猎巫,甚至有人蓄谋「反串」。第三,台湾艺人被检举为台独的理据,多半来自一些被夸大、拼凑或过度引申的只言片语,基本不属于正式的政治性语言,至少这些「证据」以台湾的标准不算独派。

历年案例的处理结果也基本大同小异,几乎没有一个被检举的台湾艺人真的因「台独」立场被坐实而被大陆封杀。处理方式可以细分成三类:第一类是商业模式,即大陆官方未做表态,涉事台湾艺人以声明稿「洗」掉争议,背后或有成熟的公关运作。第二类是半官方模式,即具有官方或涉台背景陆媒发声「灭火」,涉事艺人亦动用商业手段平息舆情,不久前多个陆媒为小S缓颊,正是上述模式。第三类是官方模式,国台办发言人回应虽多半「和稀泥」,顺带批一下台独和民进党,但至少为涉事台艺人说了两句公道话,事件到此为止。

不难发现,台湾艺人遭遇的「台独猎巫」,以及在被检举后做出的诸如「我是中国人、反对台独」表态,绝非良性、进步的社会教育,而是一种恶性、退步的民粹审判或舆论私刑。暂且抛开此类事件对台湾民众观感、两岸民间关系的负面影响不谈,难道台湾艺人不算「在大陆发展、就业、生活的台湾同胞」吗?难道他们被任意猎巫和栽赃,人格尊严权就这样被践踏吗?难道在风波烟消云散后,当初那些恶意检举的有心人,就不应该被依法追究责任吗?

国民党应与陆沟通

大陆须严肃看待台湾艺人接连被猎巫为台独的现象,这种风潮与陆方秉持「两岸一家亲」、欢迎台湾民众到大陆追梦、圆梦的努力背道而驰。何况这种猎巫既消灭不了台独,也教育不了台湾民意,反令两岸民间出现「亲痛仇快」的恶果。台湾人也是中国人,相信绝大部分愿意赴大陆发展、受到大陆民众喜爱的台湾艺人,内心都秉持上述立场。如果非要在网路民粹的猎巫下,胁迫式做出国家认同的表态,这无疑是令人悲哀的,也是反人道的。

从两岸政治关系的角度出发,大陆可以坚持统一、强调一中,但也要留给台湾回旋的空间。最近几年,大陆网路不时流传一份官媒「涉台规范用语」清单,但终究是大陆对内的纪律性指令,不是法律规章,对台湾更不具有约束力,不宜拿来规范台人。

两岸对「台独」的定义有所不同,如果连张钧宁论文中的民国纪年,以及一些诸如「我国」、「国手」等习惯性用语也视为台独的话,那两岸如何交流呢?拿中华民国身分证的2300万台湾人,不都算是被《反分裂法》制裁的台独分子吗?

支持包括艺人在内所有在陆台湾人应有权利与人格尊严,而不是借机分化、挑起仇恨、政治操作,应当是台湾社会的责任。遗憾的是,民进党和蔡政府显然不愿扮演建设性的角色,那么,国民党就应该站出来和大陆谈。2005年连胡会后,国共平台曾处理了大量涉及在陆台商权益的事务,这个机制值得珍惜。

进入2024大选布局阶段,国民党主席改选后,如何重启与北京的互动,给肆无忌惮的「台独猎巫」踩下煞车,阻止两岸滑向敌我式对撞的深渊,应该是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