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進行式】蘇冠昇/當酒館關門時

当酒馆关门时。图/Emily Liu

台湾人的饮酒深受异国文化影响

2024总统大选终于平和落幕。台湾人值得为这次选举所展现的民主风范,再给自己一个喝采。不过,回顾「三脚督」的交手过程,相较于以往一对一的斗劲,确实来得激烈许多。空战、陆战、口水战,轮番上阵的漫天炮火中,居然还抛出一个令人莞尔的「数据分析」:八大行业星期六、日生意都不好,台北男人去酒店是为了公事,而不是为了娱乐,因为星期六、日要回家假装当好男人……

其实,台湾人的饮酒深受异国文化影响:从日据时代的艺旦间、民国六○与七○年代的酒家,到现今的酒店,这些场所虽说是因应台湾男人的社交酬酢而生,却都带了点东洋味。不久前,电视连续剧《华灯初上》就带领观众一窥条通里日式酒店的众生相,而轰动一时。剧中迎宾送客、风韵犹存的妈妈桑,和坐台陪酒小姐散发的青春魅力,通称为「粉味」。有道是:卖酒的风情好,比酒更迷人。曾经卖过几年酒(掌理KTV)的我就十分明了,有些客人,真是少了一味就喝不下酒呢!

综观历史,「粉味」酒店(不论其称谓为何),在人们的生活中从未消失过,这显示其存在有着特殊定位,不过,如果硬要说酒店是个谈论「公事」的好地方,就委实有待商榷:试想,黄汤下肚、美女相伴的情境下,有几个男人能够坐怀不乱、条理分明地商谈公事?

撇开粉味酒店。如果单纯以酒会友,或做生意的买卖双方,为拉近彼此距离而相聚的餐酒馆,在日本有居酒屋(いざかや)到了英国则称之为Pub。早年,日本人的住所大都狭窄、拥挤,因此居民招待来客,多相约在自家附近的Coffee shop或是居酒屋。卖酒、烧烤及「自慢(じまん)」私房菜的居酒屋,因而成为老少皆宜的聚会场所。

曾经,东京有一家名叫「UZU」的居酒屋,还跃上国际新闻出了风头:2015年三月,时任美国总统的欧巴马,与妻子蜜雪儿访问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就在夫人经营的「UZU」举办欢迎午宴。那天,首相夫人还亲自下厨,料理乡土菜肴招待贵宾……可惜,随着丈夫辞世,无心经营的安倍夫人,已经关闭了隐密且低调的居酒屋。

Public house不仅卖酒也提供餐点

英文「Pub」为Public house的缩写,其本意是:提供大众一个交际的场所。这个「house」里不仅卖酒也提供餐点,接待的客人不分男女老幼,因此居民常阖家光临附近的Pub饮酒、餐叙。还有,Pub通常加装了电视,每逢足球赛季,热血的足球迷便涌入Pub,大伙一边喝啤酒,一边吆喝,其热闹、激情的程度,犹如在现场观赛一般。

关于英国人对Pub的依赖程度,有一个很夸张的形容:在英国的偏乡小城,可以没有超市,但是不能没有Pub!Covid-19肆虐英国期间,所有「非必要」商店一律关门,但其中并不包括「卖酒铺」,因为日常生活中,葡萄酒和消毒酒精一样重要。所以,当政府宣布,限制酒馆消费人数、缩短营业时间的防疫措施,对当地人而言真是痛苦的约束呀。虽说,当时英国「佛系防疫」的作法,已经引来WTO和他国的质疑与批评,可那或许是顾及民意不得不折衷的办法啊!

再举个例子。当英国前首相邱吉尔,步上人生最后一哩路时,有记者问他如何看待死亡,邱吉尔一语双关:「I leave when the pub closes.」这句话不仅隐含「识时务的政治人物,时候到了就该下台走人」,同时也表达邱吉尔对生命、权位毫不恋栈的决心与豁达。一代伟人会用Pub来比喻他的坚决意志,也让我们体会到一间小小Pub,在英国人的生活中,分量有多么重。

倘若以供需来论,台湾的餐酒馆确实不像英国、日本那样密集,不过,如果你是前面「数据分析」里的抽样之一,那么建议你,不妨在星期六、日回归顾家男的时候,带着家人找一间Pub或いざかや,品尝一下饶富异国风味的美酒佳肴吧!

※ 提醒您:禁止酒驾 饮酒过量有碍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