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洪流下,做邓稼先,还是杨振宁?

这是「师说新知」第205篇原创文章。

1

发小X兄弟

邓稼先和杨振宁无疑起点都是很高的。

他俩都是在清华园长大的。

邓稼先的父亲邓以蛰,早年先后留学日本早稻田大学和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主攻哲学。在日本的时候,邓以蛰还结识了安徽桐乡,著名的陈独秀先生,一生关系甚笃。

杨振宁的父亲杨武之,同样是安徽人,也是哥伦比亚大学的硕士和博士,主攻数学。杨武之是中国第一名数论研究博士获得者。回国后执教于清华大学,陈省身、华罗庚等均出自他门下。

两人都先后回国,到清华园执教,并且成为邻居。杨振宁和邓稼先,小时候经常在一起讨论学习,下课了一起比赛打球,赛跑,爬树,两人关系特别亲密。

杨振宁出生于1922年9月22日,邓稼先出生于1924年6月25日,杨比邓大2岁。

杨振宁9岁的时候,“九一八事变”,东三省沦陷。15岁的时候,卢沟桥事变,全面抗战爆发。战火浓烟处,就在离杨振宁生活的清华园不过30华里的南郊宛平城。

2

西南联大X战火中一起跑警报

邓稼先和杨政宁一起在北平的天主教兴办的教会学校崇德中学上中学。

1937年,日军发动七七事变,北平不稳,杨振宁随母携弟妹返回合肥。抗战烽火中,全家逃难,经广州、香港、越南河内辗转抵昆明,入读昆华中学高中二年级。

1938年秋天,杨振宁以高二学历参加统一招生考试,被西南联大录取,先遵父命报化学系,后改物理系。

而邓稼先由于父亲身患肺病,咳血不止,全家滞留下来。1939年9月,邓稼先再入北平志成中学,读高中二年级。1940年5月,邓稼先为避迫害,未读完高二,途径上海、香港和越南的海防、老街,到达昆明。7月-9月,在昆明升学补习班学习。9月,入四川江津国立第九中学,读高中三年级至毕业。1941年,邓稼先也考入了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两人再次成为西南联大的大学校友。

在西南联大,“跑警报”是老师学生的主要生活内容,每到这个时候,杨振宁总是拉上邓稼先一起躲进防空洞或者田埂下,大有“同生共死”的意味。

1942年,杨振宁毕业于昆明的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本科论文导师为北京大学吴大猷教授,后考入该校研究院理科研究所物理学部(清华大学物理研究所)读研究生,师从王竹溪教授。1944年,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研究生毕业,硕士论文导师是王竹溪教授。

1945年,杨振宁考取庚子赔款奖学金赴美,就读于芝加哥大学物理系。两年后,邓稼先也考取了留美研究生,去了美国。

3

留美X回归与留下

邓稼先1948年秋天,进入美国印第安那州的普渡大学研究生院——由于他学习成绩突出,不足两年便读满学分,并通过博士论文答辩。仅用一年多的时间就获得了博士学位!此时他只有26岁,人称“娃娃博士”。

邓稼先的成就,也纳入了美国政府的视线,他们打算用更好的科研条件、生活条件把他留在美国,他的老师也希望他留在美国,同校好友也挽留他,但邓稼先婉言谢绝了。

1950年10月,邓稼先放弃了优越的工作条件和生活环境,和二百多位专家学者一起回到国内。

而杨振宁,于1948年获芝加哥大学博士学位,1949年,进入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进行博士后研究工作。

与邓稼先不同,杨决定留下来。

4

此岸彼岸:诺贝尔奖与原子弹

留在美国从事物理学研究的杨振宁一开始并不顺利。

他的导师是著名的科学家恩里克·费米,193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专攻物理原子能方面的研究,被誉为“原子能之父”。

杨振宁决定选择实验物理作为自己的博士论文方向,因为他认为实验物理是中国当时发展所需的。

然而很不幸的是,杨振宁的强项是动脑,动手能力一塌糊涂。他的博士生导师阿里森经常调侃他:“Where is a pang,there is Yang.”也就是说,实验室的“噼啪”声响,都是由杨振宁搞出来的。比如,实验室中有一台加速器,这台旧的加速器经常出现问题,可是每次出问题,杨振宁都需要几个小时才能发现毛病,而其他的同学则只需要几分钟,就可以轻易发现问题所在,这些差距,让杨振宁开始深深的怀疑人生。

在导师的指导下,睿智的杨振宁果断放弃自己不擅长的实验物理,改投理论物理,很快,他就如鱼得水。1949年,他就与与恩利克·费米合作,提出基本粒子第一个复合模型。1954年,杨振宁和米尔斯提出非阿贝尔规范场的理论结构。

在普林斯顿大学,杨振宁遇到了一位很默契的伙伴,有着少年天才之称的李政道,两人一见如故,并携手合作,在不到十年的时间里,杨李二人就凭借“不守恒理论”获得了1957年度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1957年,杨振宁在瑞典斯德哥尔摩诺贝尔奖颁奖典礼上领奖

那一年,杨振宁才35岁,而李政道不过31岁。一举成名天下知。

1964年,杨振宁加入美籍,成为美国公民。第二年,杨振宁当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杨振宁的这个决定,有不少人不能理解,包括他的父亲杨武之。在杨武之去世多年之后,杨振宁这样回忆:“我父亲游历甚广。但是我知道,直到临终前,在他心底一角,始终没有原谅我的抛乡弃国之罪。”

而万里之遥的北京,回到幼年成长之地的邓稼先,同老师王淦昌教授、彭桓武教授等投入中国近代物理研究所的建设,也就是中国自己的原子核物理理论研究。

1956年,邓稼先与何祚庥、徐建铭、于敏等人合作,在《物理学报》上相继发表了《β衰变的角关联》、《辐射损失对加速器中自由振动的影响》、《轻原子核的变形》等论文,这些都是新中国核理论研究方面开拓性的工作。

也是在这一年,邓稼先加入了中国共 产 党 。

1958年秋,二机部副部长刘杰找到邓稼先,说“国家要放一个‘大炮仗’”,征询邓稼先的意见。邓稼先义无反顾地同意,回家对妻子只说自己“要调动工作”,不能再照顾家和孩子,通信也困难。

从此,邓稼先的名字消失在公众视野,他的身影只在茫茫戈壁和戒备森严的大院。

邓稼先把全部的心血都倾注到任务中去;他带着一批刚跨出校门的大学生,日夜挑砖拾瓦搞试验场地建设,硬是在乱坟里碾出一条柏油路来,在松树林旁盖起教学模型厅;在没有资料,资料都是外文书,并且只有一份的情况下,邓稼先组织大家阅读,一人念,大家译,连夜印刷。

为了掌握一手材料,邓稼先冒着酷暑严寒,在试验场度过了整整8年的单身汉生活,有15次在现场领导试验。

1959年6月20日苏联方面来信,拒绝提供有关数学模型和有关技术资料。随后又单方面终止两国签订的国防新技术协定,撤走全部专家,甚至连一张纸片都不留下,还讥讽说:“离开外界的帮助,中国20年也搞不出来。就守着这堆废铜烂铁吧。”

但邓稼先和同事们并没有打垮。这反而激发了他们的斗志。

1964年10月16日,我国自行制造的第一颗原子弹在爆炸成功,举世震惊。妻子才知道邓稼先在默默无闻的干如此伟大的事业。

两年零八个月后,邓稼先和于敏等人主导的氢弹试验再次成功。这同法国用 8年零6个月 、美国用7年零3个月、苏联用6年零3个月的时间相比,创造了世界上最快的速度。

5

千里共同途

1986年,杨振宁回国看望已是重病中的邓稼先

1979年,在一次航投试验时出现降落伞事故,原子弹坠地被摔裂。邓稼先深知危险,却一个人抢上前去把摔破的原子弹碎片拿到手里仔细检验。

身为医学教授的妻子知道他“抱”了摔裂的原子弹,在邓稼先回北京时强拉他去检查。结果发现在他的小便中带有放射性物质,肝脏破损,骨髓里也侵入了放射物。随后,邓稼先仍坚持回核试验基地。

1986年7月17日下午,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李 鹏、全国总工会书记罗 干、国 防科 工委科技委主任朱光亚、核工业部部 长蒋心雄等领导,前往解放军总医院,向邓稼先颁发全国劳动模范证书和奖章,以表彰他为中国核武器研究工作和核事业所作出的特殊贡献。

这是“七五”期间党 中 央、国 务 院授予的第一个全国劳动模范称号、授出的第一枚全国劳动模范奖章。

就在戴上这枚奖章的12天后。1986年7月29日,邓稼先因全身大出血,医治无效,永远离开了这个世界。

在生命的最后时刻,邓稼先对妻子许鹿希说:“假如生命终结后可以再生,那么,我仍选择中国,选择核事业。”

中国能在那样短的时间和那样差的基础上研制成“两弹一星” (前苏联8年、美国6年、法国4年、中国2年8个月),西方人感到不可思议。

1964年中国成功试验原子弹之后,美国报纸有很多报道,身在美国的杨振宁特别注意到其中两点内容:说邓稼先是中国原子弹试验的主要贡献者之一,又说美国女科学家寒春(Joan Hinton)帮助中国制造原子弹。

1971年夏,杨振宁回中国访问,是美籍知名学者访问新中国的第一人。探亲返程之前,忍不住问邓稼先:“在美国听人说,中国的原子弹是一个美国人寒春帮助研制的。这是真的吗?”邓稼先请示了周恩来后,写信回答了他。

看完信后,杨振宁受到“极大震荡”,他无法控制情感,热泪盈眶,马上离席,到洗手间去哭了起来。

没有人知道信里写了什么。

2003年,杨振宁选择离开美国,回到阔别半个多世纪的祖国。他放弃了美国的高薪。还把美国的房子给卖了,然后把钱都捐给了清华。

杨振宁还凭借自己在学术界的巨大影响力,力邀很多杰出人才回国。如当代应用数学学派领军人物林家翘、物理学家聂华桐,著名计算机学家姚期智。

杨振宁先后为南开大学,清华大学筹集科研经费2亿元,推动成立清华大学高等研究中心。九十几岁的高龄,还亲自给清华本科生上物理课,带研究生。

2015年4月1日,杨振宁放弃美国国籍,成为中国公民。2017年2月,杨振宁由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正式转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2021年9月22日,是杨振宁99岁生日。按民间“过九不过十”的旧俗,这就是百岁寿辰。

这一天,由清华大学、中国物理学会、香港中文大学联合主办的“杨振宁先生学术思想研讨会——贺杨先生百岁华诞”在清华大学召开。

在会上,杨振宁发表了百岁感言。他特别谈到了在1971年第一次访问新中国时的感受。他揭秘了半个世纪前挚友邓稼先给他的那份信的内容。

信里,邓稼先回答了好友的疑惑:

邓稼先在那封信的末尾说了一个期望,“‘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变成‘千里共同途’”,杨振宁说当时看了信以后,他没没有看懂这句话的意思。

五十年以后,杨振宁说,他可以跟邓稼先说:

这两位清华园长大的挚友和知己,经历了战乱和和平、国家崛起和远去故国,在理论研究和技术实践中各自登顶的天才级人物,用自己的生命和智慧回答了:人生的抉择与归途。

你怎么看?

时代洪流下,你会选择做邓稼先,还是杨振宁?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