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的声音,物的回忆
1957年7月14日,与蓝星诗社同仁合影于厦门街自宅。左起:余光中、夏菁、吴望尧、黄用。(文讯‧文艺资料研究及服务中心提供)
1964年,余光中夫妇与女儿余珊珊、余幼珊、余佩珊合影于厦门街自宅前。(范我存女士提供)
交往时期的洛夫与陈琼芳,摄于金门农业试验所。(陈琼芳女士提供)
约1960年代,周梦蝶于明星咖啡屋前书摊留影。(明星咖啡屋提供)
1960年代,洛夫与当时新婚太太陈琼芳女士分隔两地之书信。(陈琼芳女士提供)
周梦蝶〈止酒二十行〉-2(文讯‧文艺资料研究及服务中心提供)
余光中〈老人与大海〉连载剪报2(范我存女士提供)
余光中〈老人与大海〉连载剪报1(范我存女士提供)
每年农历正月初六,向明为周梦蝶、旷中玉庆祝生日。陈庭诗(前排右二)、周梦蝶(前排右三)、辛郁(周梦蝶后)、商禽(辛郁后);张孝惠(左三)、旷中玉(左四)、隐地(左六)。(向明提供)
周梦蝶〈止酒二十行〉-1(文讯‧文艺资料研究及服务中心提供)
我很爱诗,我常读诗,我偶尔也写诗。我以为诗的存在理由之一,正是让不同世代的人,都可以在诗中找到对话空间--台湾当下最缺乏的,不就是对话吗?我相信诗可以抒发满腔愤懑,铭刻厌世青春;我同样相信,诗可以召唤前人身影,凝成岁月结晶。如果年轻读者已然熟悉最新世代的青春诗篇,该如何向他们招手,一起重温仙逝诗翁见证岁月的杰作?我是多么想让他们知道,这些诗句曾经如何测量了自己的一生:
「比岸边的黑石更远,更远的 是石外的晚潮」 --余光中〈望海〉
「地球小如鸽卵,我轻轻地将它拾起 纳入胸怀」 --周梦蝶〈刹那〉
「我是火 随时可能熄灭 因为风的缘故」 --洛夫〈因为风的缘故〉
今年的台积心筑艺术季中,我有幸受邀参与由台积电文教基金会主办、文讯杂志社策画的「诗的声音--余光中.周梦蝶.洛夫文物特展」。5月13日至6月12日在清华大学艺术中心举办的这项活动,包含一场展览、三次讲座、密集导览,盼以静态与动态的交错,织就出一张献给各世代读者的诗歌舆图。余光中、周梦蝶、洛夫三人俱为台湾新诗重镇,艺术成就上各有所长:余光中从传统走向现代,以深厚中国古典文学涵养与英美文学专业,开创出新诗、散文、评论、翻译的写作四度空间;周梦蝶在武昌街明星咖啡屋骑楼摆书摊时被雅称为「台北十大人文风景」,以「诗僧」形象深植读者心中,其人其诗总是在孤绝与覃思、陷溺及超越间反复摆荡;洛夫因诗艺技法魔幻,广被推崇为「诗魔」,熔个人情怀、历史意识、时代精神于一炉,诗写天涯美学,笔塑漂泊离散。
三位诗人均已仙逝且在诗史上各有地位,故策展目标并非在彰显诗名或誉扬成就,毋宁是让大家认识在「诗」与「人」之间,更趋向「人」的面向。职是之故,这次特展「人」在「诗」先,规划了三个不同主题:余光中的「诗为大海」、周梦蝶的「孤独国咖啡」、洛夫的「战地情书」。海洋之于余光中特具意义,在面对西子湾的大学研究室里,他写下了许多与西子湾跟中山相关的诗文。我们尝试在展区里,呈现出海洋带给诗人的丰厚赠与及宽阔视野。
被誉为「孤独国王」的周梦蝶,一九五○至七○年代在武昌街骑楼摆设书摊,廿一年来专售诗、文学与佛学类出版物。多少文学青年都曾在此寄卖过杂志与诗集,或上楼点杯咖啡、或坚持长伴摊前,就是想与周公谈文论艺。我们亦尝试重现这个台北 最动人的文学风景。
诗人洛夫给人不怒而威的铁汉形象,但在他与妻子陈琼芳一封封动人的情书里,却处处闪现着柔情。夫妻两人间超过半个世纪的书信,经由陈琼芳亲自整理后,并于本次特展首度公开呈现。诗人洛夫之早发文采与战地情思,跃于纸上,弥足珍贵。
三个不同主题之下,又再各分区块及展品。譬如余光中一生长居台北、香港、高雄三地,便分成「城南水岸」、「沙田山居」、「西湾落日」三个区块。在台北城南厦门街时,是各方文人及蓝星诸君雅集之地;在香港则坐拥吐露港和八仙岭;在高雄寿山,有面对西子湾的中山大学相伴。这三个时期的地理环境,让诗人创作出宽阔如大海般的许多作品。
若从作家手稿及文本发生学(Textual Genetics)的角度来看,此区最值得推荐的展品,我以为应是家属提供的余光中译作《老人和大海》及〈秋之颂〉之修改稿。1952年余光中从台大外文系毕业后进入国防部联络官室服役,担任编译官一职。他于此期间翻译了美国作家海明威小说The Old Man and the Sea。译作发表于台北的《大华晚报》,从1952年12月1日连载至隔年1月23日,后由重光文艺印行为一册《老人和大海》。出版前余光中在《大华晚报》剪报集成之剪贴簿上修改,这次展区便有这份剪贴簿,完整保留了译者反复思考及涂改后的痕迹。在展区模拟重现的诗人书桌上,也有一份余光中翻译济慈〈秋之颂〉(To Autumn)之校对修改手稿。文学写作或翻译工作,本有不断构思、持续撰写、反复修改等过程。所谓「读你的涂改」,也可成为吾人认识作家的一种可能。
曾流连于不同地区贩售书籍的周梦蝶,1959年4月1日终于取得了营业许可证,开始固定于武昌街明星咖啡屋骑楼下摆摊,至1980年4月1日才因胃病结束营业。展区便以不到两坪空间的书摊,力图重现周梦蝶的「孤独王国」,以及不仅卖书还成为文友交流的「文友聚会所」,还有展现文人间温暖交谊的「孤独国不孤独」。武昌街书摊为周梦蝶一生中最重要的生命轨迹,诗人曾以「以愚人始,愚人终,始终皆愚」描述这段时期。
策展团队尝试重现周公的一天:清晨五点搭第一班车到武昌街,整理就绪开始摆摊;中午十二点到下午三点前生意最旺;约莫三、四点间收摊,四点后换成周公去找书、参加文友聚会、听佛学讲座。我们也从各处找到十余位作家笔下跟周公互动的记载,并将其置入展区书架中。欢迎观展民众抽取书架上的书,逐一打开来看看,这些文友在周梦蝶书摊上发生什么事?周公还有个小嗜好:听京剧。平日他若得空,喜欢到同为蓝星诗人的向明家中听京剧。向明夫人为此,特地做了大蒲团放在地板上,方便周梦蝶可以打坐。虽然周梦蝶不懂唱腔,但京剧的故事总能让周公津津乐道。
洛夫展区所示信函,出土故事甚奇。诗人伉俪1996年移居温哥华时,这批书信便留于台北家中。原以为在没有特别保存下,书信应已不见。2018年3月诗人辞世后,洛夫之子莫凡整理遗物时发现一个旧包裹,内藏有两百多封信件,这些书信才失而复得、重见天日。夫人陈琼芳女士视如珍宝,在洛夫逝世这一年间翻阅无数次后,最终决定亲自整理、编辑,提供本展首度公开呈现。
展区分为「浯岛定情--金门」、「青鸟传讯--平溪」、「烽火家书--越南」,其中因越南战事之故,洛夫需调往距离台湾两千多公里的越南西贡。诗人在这两年期间最勤于写信,有时甚至一天两封,信中乘载了对家人无尽的思念与对孩子的关心,每一封信对彼时担任内湖国小老师又身兼三岁小孩、强褓婴儿的陈琼芳而言,无疑是最为强大的精神支持。战争及军令当前,洛夫为人夫、为人父与琼芳女士为人妻、为人母的坚强自持,在在令人动容不已。
这次特展名为「诗的声音」,乃因策画团队搜集了诗人声音与过往影像,盼能邀请大家一同聆听,横越七十年之「诗的声音」。展区内还特别呈现许多诗人墨宝:余光中的钢笔字刚毅典雅,被誉为「文坛最美手写稿」;周梦蝶似瘦金体书迹,清淡有力,自成一格;洛夫潜心书法多年,长于魏碑汉隶,尤精于行草,在两岸同受欢迎。
这些墨宝加上前已述及之修订文稿、书报摊景与来往书信,我们期望这次展览在「诗的声音」外,亦能凸显「物的回忆」--这一切,都是诗人留给世界的礼物,值得重视与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