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打了自己的脸
山脚 图/Ms.David
一般人对司马迁的《史记》评价相当高,除了它是中国第一本「正史」,开启了后代由朝廷编史的先河,最重要的则是,它的文字华丽,也是一本很棒的文学书。
不过,毕竟是「史」记,历史还是主要架构,而司马迁写《史记》时,除了参考的书籍有限,有很多资料得靠「口传」,加上写作工具只有布帛或竹简,和发展初期的毛笔,在写作时,写到后面很难照顾到前面,校对工夫也没做得到位,使得在叙述中,常常有前言不搭后语的地方。
甚至同一件故事,在书中这里讲的和在另一边讲的,完全不同,甚至有矛盾之处。看了会让人傻眼!
例如,孔子杀少正卯这回事。
■司马迁的时间没乔对
孔子一生,被记载下,唯一一次曾动用司法手段处死过的人,就是少正卯。但这一段在时间上出了问题,让人怀疑到底有没有这回事。
孔子杀少正卯的事在《史记.孔子世家》中有记载,是发生在鲁定公十四年(当年孔子五十六岁),他担任大司寇(相当于现在的司法部长)的时候,把扰乱鲁国政事的少正卯杀了(处死)。
我的问题不是孔子为什么要杀少正卯(这其实也有不同说法),而是,孔子到底有没有动用司法手段,将少正卯处死。
我们来看同样在《史记》里的「卫康叔世家」中,记载着卫灵公「三十八年,孔子来,禄如鲁」,意思是,卫灵公三十八年,孔子到卫国,薪水领的跟在鲁国一样。
有趣的是,「卫康叔世家」里提到的卫灵公三十八年,是鲁定公十三年(公元前四九七年,根据『十二诸侯年表』),「孔子世家」中虽有提到孔子在卫国的事,但没提孔子是哪一年去卫国的,反倒是提到,在卫国只待了十个月,第二年(鲁定公十四年),孔子从卫国去了陈国,十五年又从陈国去蔡国。
也就是说,在史记自己写的孔子杀少正卯的鲁定公十四年,对不起,那年孔子不在鲁国,而是在陈国,或者蔡国,想想看三千年前的交通,他怎么可能还有大把时间回鲁国去杀少正卯,难道是搭飞机,或开着特斯拉、 宾士、BMW,甚至发脸书微信或Line,要那边的人判少正卯死刑吗?
■孔子杀少正卯故事哪里
来的
前面讲过,司马迁写《史记》时,能参考的资料不多,有关杀少正卯的事,《史记》中记载的年分不对头,不过,在《史记》之前唯一有记载的是《荀子》,大概就是《史记》的参考书。
我们先来看这个故事的原貌。
在《荀子.宥坐》中提到,孔子在鲁国担任大司寇的时候,把少正卯杀了(以司法手段处死)。门生们知道后,都来见孔子,但都不说话,心中的疑虑显然是一样的。最后子贡进去,问老师道:「少正卯是鲁国知名人士,先生才当政,为什么就把他杀了?」
孔子则给少正卯列了五条死罪,说他用心险恶、行为诡异、虚伪、妖言惑众,虽然有学问却是坏蛋一个,brahbrahbrah,所以要干掉。
除了《荀子》外,少正卯事件就没有其他地方记载了。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论语》,这是由孔子弟子门人记录孔子一生言行思想的著作,如果孔子杀少正卯是真的,这么大的事怎么没被记录到《论语》中 呢?更何况,在《荀子》中还提到了门生子贡。
孔子死于公元前四七九年,荀子生于公元前三一六年,两人相差一百六十三年。怎么孔子门人整理的书没有提,反而是晚了孔子一百六十多年的荀子首次披露孔子杀少正卯的整个事件,荀子的根据又是什么?
就像我说,和珅根本是乾隆在外面风流时,搞出的私生子,所以乾隆才能对和珅怎样怎样……你信吗?连同时代的乡野传说和稗官野史都没提这事,怎么会轮得到乾隆死后一百六十多年后才出生的我来独家八卦呢?
如果再考虑到孔子的儒学思想,讲究的是行仁政,反对严刑峻法的理念,我不太相信孔子杀少正卯这回事。
除了杀少正卯的时间兜不拢之外,《史记》中自我打脸的地方还有项羽之死。
■项羽真是自刎而死吗?
我记得大学在上《史记》课时,老师每每讲到项羽,情绪特别激动,特别是乌江自刎那一幕,相当悲壮。
据《史记.项羽本纪》记载,楚汉战争中项羽被刘邦打败后,项羽带领八百人马突出重围,来到乌江江畔,这时乌江亭长劝项羽赶快渡江,以图东山再起、报仇雪恨,可是项羽却笑着说:「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
大意是说,老天要灭亡我,我还渡江干什么,而且我项籍(项羽的本名)带着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到西边来,但今天没有人生还,就算江东父老可怜我,还是把我当他们的大王,但我有什么脸见他们,他们就算不说什么,我能不惭愧吗?
说完这些话,项羽就拔剑自刎而死。
这种说法出自太史公司马迁之手,距项羽之死年代较为接近,描写得非常慷慨激昂,千百年来,项羽乌江自刎的故事,不断被后世之人重温,他的死,也成为中国古典时代英雄气概和贵族精神的代表。
但很有意思的是,司马迁在每篇故事的结尾,都会来个太史公曰,代表他的评论,司马迁在写完项羽的故事后就评论: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寐而不自责,过矣。
这段不另做翻译,但有一句值得注意,就这四个字:「身死东城」,不是身死「乌江」。
中国一个学者冯其庸二○一六年在他的一篇文章《项羽不死于乌江考》中,做了实地勘查考证,发现项羽的确死于东城,地点在今天的安徽定远县,此地离乌江有一百二十公里远(大约是新北市到台中市的距离)。
其实再早之前,定远二中的老师计正山,就曾考证出,项羽并非在乌江「自刎而死」,而是在定远东城就被「搏杀而死」,而且是被五人联手干掉的。
计正山的考证依据,就是司马迁自搧耳光的《史记.樊郦滕灌列传》,文章记载:「项籍败垓下去,灌婴与御史大夫受诏将车骑别追项籍至东城,破之。所将卒五人共斩项籍,皆封列侯。」
大意是,项籍(项羽),在垓下被打败,灌婴等人率部队追杀到东城,又打败他。灌婴率领的五个将领一起干掉了项羽,这五个人后来都升了官。
至于为什么会有自刎的说法,我的猜测是,司马迁先如实写完「樊郦滕灌列传」之后,隔了很久,在写「项羽本纪」时,都忘了他之前怎么写项羽之死的,现在又想要塑造他成为英雄(从他将项羽故事列入专写帝王的本纪,就知道他非常敬佩项羽),就让他拔剑自刎。
毕竟英雄自刎的悲剧效果,大于被杀的「窝囊」,也更容易生起读者的激情和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