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论广场》元首打脸自己的证据(赖祥蔚)

位于嘉义公园内的「福康安纪功碑」。(吕素丽摄)

双重标准,反映的其实是偏心。很多人都有双重标准,但又期待他人不要有双重标准,尤其是国家元首。偏偏古今中外,不乏国家元首不但有双重标准,还留下自己打脸自己的铁证。

嘉义公园至今还留有乾隆打脸自己的证据,看了让人大感荒谬。乾隆52年、西元1787年,台湾发生林爽文事变,台湾知府孙景燧、副将赫生额等多名文武官员身死。乾隆命福康安率军来台讨伐,最终生擒林爽文,送到北京凌迟处死。

乾隆把平定林爽文事变列为自己的十大武功之一,为了嘉赏诸罗县义民的义举,所以把诸罗改名嘉义。诸罗的名称原先来自于平埔族原住民的诸罗山社之名。改名仍然不够,为了再表其功,清朝又在乾隆53年、西元1788年,在台湾为福康安建了生祠,特地从大陆跨海运来「福康安纪功碑」,碑文还是由乾隆亲笔所写。

福康安的全名是富察福康安,父亲是富察傅恒,现代人知道的本来不多,但是因为被宫廷剧《延禧攻略》当成男主角,重新爆红一时。

乾隆的碑文明显打脸自己,见证了他的双重标准。因为碑文提起乾隆自己先前严禁建立生祠,还说这种行为最欺世盗名,所以下令把已经建好的生祠都毁去,但这时又帮福康安建立生祠,为什么前后矛盾呢?乾隆在碑文中特别强调,像福康安这样有大功的人,要建立生祠当然可以。

当年才35岁的福康安挂名主将,但朝廷特意安排善战老手海兰察担任参赞大臣,协助年纪小了很多的福康安。海兰察在《延禧攻略》是富察傅恒的至交好友。

战役过程中,乾隆回复福康安奏折时,多次斥责并提醒他不要因为下属不够逢迎就想排除,也不要偏袒亲信,但是福康安依然故我,借故杀了坚守诸罗有功、却对福康安不够巴结的福建水师提督柴大纪。对照来看,乾隆的碑文留下了打脸自己的证据。如果不是乾隆自己在碑文提起,一般人还没那么容易知道他的双重标准。

「福康安纪功碑」目前保存良好,移放在嘉义公园内,被票选为嘉义的历史建筑十景之一,继续努力见证历史。

古代刻石才利于长久留证,现在网路盛行,包括总统在内的政府首长,过往的公开言行都可以轻易在网路上快速找到,因此政府官员当提醒自己避免双重标准。乾隆是皇帝,双重标准对于统治的影响较小,只是留下笑柄;反观在当代民主国家中,如果选民常看到元首双重标准的证据,难免会冲击中间选民的支持度,累积多了,诚信与政治前途必受影响,终至下台。(作者为国立台湾艺术大学广播电视学系教授、历史小说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