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论广场》台湾人当知台湾庙(赖祥蔚)

万芳高中学生与老师在景美集应庙广场前。(信义房屋提供)

台湾寺庙反映先民历史,值得多考察。日前衍生一些心得,趁疫情闭关在家,整理分享。

景美的集应庙早在清朝同治6年、西元1867年已迁建该处,至今超过150年,列名国家三级古迹。集应庙主祀的是「双忠」,也就是唐朝安史之乱时,坚守睢阳、宁死不降的太守许远县令张巡。许远是武官官阶较高;张巡是文官。两人忠于皇室历朝尊崇,逐渐被封神封王,也有分别称为保仪尊王、保仪大夫民间常混称二人。

随着时间演变,「双忠」在民间变成保佑乡土的神祇,其信仰随着垦民而发展,例如来台先民就为其建庙。目前全台双忠庙有数十间,庙名大同小异,台北市新北市就有北投集应庙、景美集应庙、木栅集应庙、万隆集应庙、淡水坪顶集应庙、淡水义山集应庙、汐止忠顺庙、深坑集顺庙、石碇集顺庙,以及平溪三圣宫等。全台祭祀双忠的庙宇极多,也有主祀其中之一者,例如台南武安宫主祀张巡。

景美集应庙源出北投集应庙,庙内的神像早先供奉在北投石头厝(后改名集应庙),因为枧尾(现在的景美)苦于原住民冲突,从北投迎来神像祈求保佑,后来因故未还。北投庙主在日治时期向警方申诉,经协议,双方同意每5年回驻北投1年,也算一段佳话。北投集应庙正门对联写着:「集福降祥灵分景美」、「应辰迪吉庙稻香」,点出了这段传奇往事。

台湾民间常把双忠称为「尪公」,集应庙又叫尪公庙。有人认为这种说法是发音造成误会,因为「尪」字本意是「骨骼弯曲的疾病」,或是「瘦弱」,跟双忠搭不上关系。有庙方人士主张应该是「安公」才对,其理由是唐朝曾封张巡为「文安尊王」,所以尊称「安公」才合理,不该因谐音而误称「尪公」。

前述说法值得进一步商榷考证。首先,唐朝没有将双忠封王。双忠在历朝历代各有其封号唐肃宗封张巡为「忠烈侯」,封许远为「忠义侯」,当时已合称「双忠」,后来各朝的封号颇有不同,但是都没有「安」字,例如元代追封张巡「忠靖威明显祐安民真君」、追封许远「忠顺威显灵着护国真君」。到了清朝,对双忠的封号才常见「安」字。雍正12年、西元1734年,敕封张巡为「显佑安澜神」,封许远为「威显灵佑王」;咸丰7年、西元1857年,封张巡为「显佑安澜宁漕助顺效宁助顺之神」、封许远为「威显灵佑扬仁振武王」。

对台湾多有研究的日本道教学者洼德忠(大正2年、1913年出生),在他所撰写的《道教诸神》一书,尊称张巡为「武安尊王」;尊称许远为「文安尊王」。文武已变,不知根据为何,也不知道是把台湾考察写进书中,还是他影响了台湾习俗。双忠变成「安公」,或许与此有关。

台湾人当知台湾庙,用「尪公」来称「双忠」或是其中一位,到底有何缘由,值得多考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