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论广场》电子佛典的时代挑战(王尚智)

佛经示意图。(图/CBETA 中华电子佛典协会网站)

台湾佛教领域最具「文化、科技」内涵的「CBETA电子佛典」开放计划,即将从原本多年的小小协会,正式申请「基金会」的永续规模发展。在向教育部(而非内政部民政司)提出申请,并且在教界内外进行小额、开放性的募款之后,这个台湾堪称独一无二、非寺院道场山头体系、公共性无政府资源涉入的「佛教文化」项目,即将准备步入另一个新阶段。

不得不说,在佛教界诸多以「法门、教派、修行系统」为各自分流的结构下,上世纪90年代启始的「CBETA电子佛典」是一个在台湾诞生、极为小众又定位特殊的文化科技前瞻项目!

佛教经典几千年来以传统「文字、纸本、印经」的型态存在,90年代当时仅有电脑打字,连WWW网路都还没正式诞生,佛教界几乎仅有台湾大学恒清法师等极少数教界人士「了解且支持」经典电子化的内涵意义。而最特殊的是,当时全世界华人信众中难得有某些「自己个别逐字敲打佛经」的少数有心人,在最初为了响应CBETA的开放性与非山头化,都慷慨将自己的佛经档案捐出共襄盛举,成为CBETA的最初内容基础。

而由于电子佛典计划涉及内容版本的「比对、校订」,同时也必须开发电脑手机作业环境等「搜寻引擎、网站服务」的科技长期升级,人力资源方面除了历经美国船王沈家祯老居士透过印顺导师的文教基金会长期支持,圣严法师由法鼓山提供资金、工作空间、软硬体支援超过了20多年,更是顺利延续至今的主要关键!这当中还有超过百万人次的全球大小额捐款,支持CBETA非营利、非山头的独立性辗转至今。

值得一提的是,台湾CBETA的内容建构,从原先以日本《大正新修大藏经》的授权为基础架构,这些年也收录了《卍续藏》、《南传大藏经》、国家图书馆善本等内容,超越了也形成了自己独有的电子大藏经规模。即使中国大陆在21世纪初开始也以国家力量,更大规模收录「碛砂藏、嘉兴藏、万历藏、卍字正藏」等诸多中国历史版本集结的电子佛典,CBETA仍是华人佛教研究与信众学习无可取代的首要选项。

如今CBETA脱离法鼓山的独家支持,基金会开放型态的运营与维持并不是太大重点。相较之下,CBETA今后如何就继续整理集结「台湾与当代佛学思想论述」,成为佛典「经、律、论」三大体系中「论典」的扩充与延续,这才是众所瞩目的焦点!

从清末民国、20世纪到当代,包括印顺导师、圣严法师、达赖喇嘛乃至白圣长老、南怀瑾居士、佛光山星云大师等等,皆有从佛经思想典籍中延伸出属于「当代」的诠释与思辩,尤其包括了古代未曾触及的「自然环保、科技网路,天文物理乃至国际政经」的全球性主题领域。至于思想性的系统著作包括《印顺法师佛学著作集》、《法鼓全集》等,公认是代表台湾当代佛教经典与思想研究的集大成,CBETA今后有必要开始针对「时代性的延续」向社会公众与佛教信众提出判定收录的标准与目标!

此外,CBETA的内部成员也从当年的啷当青年,逐渐来到中高龄的现况,台湾佛教界「接班无人、青年断层」的现况严峻,也是CBETA同样的挑战。基金会化当然不是为了成为一座「养老院」,CBETA最初「文化科技、公共开放」的初衷与本质,都在呼唤着至此来到行动网路、视频多媒体时代的「社群受众」时代,如今也在质问着CBETA提出何等的对应、服务与参与?

当年至今有无数人捐钱与出力、日以继夜帮忙整理与校对,都是为了后代子孙今后「能看到、能用到」电子佛典中的佛陀与诸圣贤的智慧,据此解决烦恼、指引人生!今后佛教界广泛的积极参与,乃至教育部主管机关的辅导监督,才能帮助CBETA共同迈向今后众多的新挑战。

(作者为资深媒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