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论广场》六问陈时中(魏国彦)
卫福部长陈时中。(取自中时新闻网直播)
关于疫苗,身边的家人和朋友有一堆问题。没疫苗时让人愁,来了一堆疫苗又让人忧。因此,笔者在此六问中央疫情指挥中心指挥官陈时中部长。
第一问:原先我国疫苗覆盖率在全世界排在末段班,8月初以来急起直追,现在总算赶上印度,每百人的注射剂数超过50左右,但仍远低于亚洲的平均值80,也远落后于南韩的100,中国大陆的150。上周起民间协助采购的BNT、政府采购的AZ,加上外国政府捐赠的疫苗陆续抵达,我们的注射率可望迎头赶上。那请问:我国的注射率达到100(表示平均每人注射1剂)的日子大约是哪一天?才好出门使用振兴五倍券啊!
第二问:每种疫苗在临床二、三期实验中都有数据表明其安全性、有效性。另方面,从去年12月在各国施打以来也累积很多「真实世界」的数据,与各国的疫情、人口结构、社会行为都有关联。政府可否公布一个综合报告,让人民在即将来到的注射轮动中有充分的资讯依据?
第三问:先前的接种序列系以重症风险及工作人员任务需要来排定优先次序,以致于最先到的AZ给80岁以上的人施打,次到的莫德纳给60岁以上,而国产高端给20到35岁,最新到的BNT则给年轻学生,似乎是「捡到篮里就是菜」的战术,并没有根据疫苗种类、风险与效价不同而做年龄层匹配,现在疫苗选择性多了,也还有约一半的人没有施打,指挥中心能不能根据各国已有的数据与施打经验作相关的推荐指引及年龄层调配呢?
第四问:我国施打疫苗以来因各疫苗注射年龄层有异,使得注射后的死亡风险很难在同一个基础上比较评估,坊间流言不断,也使得民众裹足不前,而注射过第1剂的人也犹豫要不要追加第2剂,或想改打其他种类。有人说混打更好,有人说很危险,什么时候能给个官方说法?
第五问:新冠病毒从武汉原始株以来一路突变,演化出各种变种,最近Delta变种已入侵台湾社区,国外又有新的Lambda、Eta变种出现,新状况是否让原先施打的第1剂无效?
第六问:民间流传,打疫苗的死亡率与受到传染而死亡的机率不相上下。要澄清这个流言并不容易,因为到目前为止疫苗施打主要是根据年龄层分,老年人本来就体弱多病,死亡分不清是注射疫苗所致或原本的长期慢性病恶化。国外学术文献显示AZ等以腺病毒为基础的疫苗可能造成血栓、血小板减少等不良反应而死亡;以mRNA原理制作的莫德纳与BNT则有心肌炎、心包炎等案例,及其他较严重的过敏。指挥中心可否正式出版指引,载明不同疫苗种类的风险,尤其让有心脏血管疾病与强烈敏感体质的人有所依循,自己可评估打或不打?
上述问题攸关个人身家性命,人民有知的权利。孔子说:「民可使知之,不可使由之。」不是吗!?
(作者为台湾社会责任公益减害研究发展协会执行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