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朝野对话才是正道

行政院2日将提出《宪诉法》覆议案,在野立委直言「覆议过不了」。图为中华民国114年元旦升旗,赖清德总统(左起)典礼后,与行政院长卓荣泰、立法院长韩国瑜等握手致意。(台北市摄影记者联谊会提供)

赖清德向韩国瑜提出咖啡邀约后,行政院就针对由韩国瑜三读敲槌的《宪法诉讼法》修正案提出覆议;民进党团则提案改选立法院长,力拚本周排入议程。这些动作是要与在野和解,还是开战?新的一年,赖政府显然仍意欲继续鏖战主流民意。

民进党团3日在立院发动突袭提案改选院长,理由是《选罢法》、《财划法》三读后应咨请总统公布,韩国瑜却暂缓送出,违反中立必须下台。

但这席「罢韩」理由说得通吗?宪法确实明定法律案通过后应移送总统公布,但未规定期限;而依议事惯例,若为配合相关法律案等需要得予延缓送出,立院处理《烟酒管理法》等法案就有类似经验。

况且,谁都晓得民进党磨刀霍霍,等着把《选罢法》、《财划法》交由大法官阉割,国民党为避免法案羊入虎口,遂先将《宪诉法》送出公告,让依新法未达释宪员额门槛的大法官,无法对尔后才公告的《选罢法》、《财划法》动手脚,这种「时间差」的技术操作,是反击政府「挟释宪霸凌多数」的必要之举。

眼见释宪工具难以为继,输不起的民进党又企图翻桌,扬言拉韩国瑜下台;只是,立院是数人头,而非比拳头,改选院长注定无疾而终。尴尬的是,赖清德的和解咖啡还喝得下去吗?

赖政府若要让政事通达,最快途径是由总统领衔主导朝野对话,藉沟通化解分歧进而凝聚共识;若一再动用覆议权,甚或利用大法官推翻法案,除非政府有决心在4年任期内「每法必释」,且有把握「每释必赢」,否则,每一次意图推翻国会决议的作为,都只会换来更巨大的执政阻碍,让执政更陷短多长空的险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