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智論壇/長輩誤入詐騙陷阱 做好這三件事防患未然

富邦人寿法律事务部律师陈力瑄。记者曾吉松/摄影

长辈接到推销电话,称「具潜力」的未上市柜股票稳赚不赔,执意要汇款进场,家人劝阻仍不听,起了严重争执;诈骗集团谎称是检察官,要求长辈配合调查并解约保单、交付提款卡及密码,结果保单老本遭领光;「猜猜我是谁......」谎称是姪女、外甥的假亲友来电换了新手机,加入LINE互为好友,长者误以为真,对方持续问候或贴图联系,取得信任后,开始用各种方式借钱、骗钱。

诈骗案件层出不穷,造成民众财物损失,65岁以上的受诈骗人数亦逐年增加,失智者更是有心人士觊觎的对象。联合报健康事业部与瑞智社会福利基金会举办「2023国际失智照护论坛」邀请到各专家学者分享失智后的照护应变,包含财务规画。

富邦人寿法律事务部律师陈力瑄说,金融剥削议题,中老年人成为诈骗分子的目标,主要是抓住受害人接电话时的心理状况,假冒机关人员登门入室、假借亲友名义借钱周转、半哄半骗购买金融产品等。

失智长辈因判断力退化,容易被各种话术诱骗,提供个资或汇款、投资,甚至将房产便宜卖出或赠与他人,这类事件时所有闻。陈力瑄表示,诈骗手法一开始通常是从小金额开始,取得被害人的信任后,接着可能发生转移帐户、房地产过户、被当人头帐户等,当家属发现时,金钱财产已被挪用。

担忧害怕失智长辈被骗怎么办?陈力瑄强调,当发现家人有疑似失智病征时,应立即就医累积病历或诊断证明,同时至财团法人联合征信中心网页下载「当事人办理注记申请书」,向金融机构申请「不再申办信用卡及贷款」等业务。失智者申请办理「金融注记」的用意,可保护失智者的财务安全,并防范被冒名或是不法操作。

若长辈认知程度比一般人稍弱,但生活仍可自理,可以向法院声请「辅助宣告」,由法院选出一位辅助人协助受辅助宣告的失智者行使法律上的行为,例如消费借贷、诉讼行为等,皆要经过辅助人的同意才生效。若是精神障碍或其他心智缺陷导致失智者无法对外表达,建议声请「监护宣告」,由监护人担任法定代理人,执行受监护宣告人的生活、护养疗治及财产管理。

做好财务保障及规画,是失智家庭要面对的重要课题,当发现家中长辈在认知与判断上有异常时,尽早就医治疗,并采取适当的法律处置措施,设下防火墙维护财产安全。

※此次论坛由瑞智社会福利基金会、联合报健康事业部主办;赞助伙伴富邦人寿;行动响应伙伴吉晟生技、采𬭎健康整合集团、皇嘉;以及各界伙伴共同参与,包括支持伙伴:台湾失智症协会、中山医学大学附设医院、失智时空记忆的旅人;倡议伙伴:元气网、台湾安宁缓和医学会、屏东基督教医院、一粒麦子社福基金会、天主教失智老人社会福利基金会、切肤之爱社会福利基金会、毕嘉士基金会、医疗财团法人门诺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