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诈骗包裹怎办? 北市消保官拟推「超商直接退费机制」
新冠肺炎疫情带动宅经济,不少人喜欢网购在超商取货付款,却不时传出民众收到诈骗包裹或幽灵包裹。(示意图/达志影像)
新冠肺炎疫情带动宅经济,不少人喜欢网购在超商取货付款,却不时传出民众收到诈骗包裹或幽灵包裹,根据统计,去年台北市计有242件相关消费争议申诉案。北市消保官室指出,若能与4大超商合作建立退费机制,便能让民众直接透过超商取得退费,不必经客服转介物流处理,预计4月与4大超商协商建立该退费机制。
诈骗手法推陈出新,不少有心人士利用一页式网站推销商品,利用低廉运费及价格吸引人下单,等到民众到超商取货,才惊觉遭到诈骗。另有民众接到简讯通知领货,事后发现自己根本没网购,收到来路不明的「幽灵包裹」。根据统计,台北市消费者保护官室去年总计收到242件相关申诉案,多数与一页式网页诈骗有关,其次为幽灵包裹。
消保官室主任杨丽萍说明,由于多数一页式网站未标明厂商地址,消保官根本无法寄送公文通知业者到场,消费者也因为不晓得厂商真实身份,往往求偿无门,故去年消保官协调4大连锁超商处理退款,民众拨打超商客服专线,便有专人转介消费者与物流业联系后续退款事宜。
不过,法务局长连堂凯直言,去年消保官与4大超商协调,仅能争取到客服专线处理退费,可是超商每年透过取货服务赚进不少利润,理应有责任面对诈骗包裹、幽灵包裹层出不穷的状况,而非以「超商非商品贩售者」为由,只协助消费者转介物流业处理退款。
他指出,其实超商收到消费者缴交网购款项,经过一段时间才会交给物流业,因此,直接让消费者向超商申请、拿取退款,其实更为快速、便捷,4月消保官室将与4大超商协调,讨论能否合作建立直接退费机制。
杨丽萍补充,会中将请4大超商提供受理诈骗包裹、幽灵包裹案件纪录,了解物流业处理积极度、从接案到结案耗费时间、处理案件时碰见的困难等资讯,并与超商讨论建立直接退费机制,以及如何管控经常运送诈骗或幽灵包裹的物流业。
法务局强调,不论会议结果如何,消保官仍会以建立4大超商直接退费机制为目标,为收到诈骗及幽灵包裹的民众提供更方便的退费管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