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工补息被禁余波未消,机构预计5月理财规模或再增长4000亿,收益承压现金理财已跌破1.9%

财联社6月6日讯(记者 梁柯志)4月份,监管禁止手工补息以来,当月理财规模环比增长近3万亿元至29.28万亿元。不过市场预计余波未消,多家机构预测5月份理财规模继续增长,并可能会对理财收益率继续造成压力。

6月6日,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发布观点认为,手工补息的影响依然存在,综合判断预计5月理财规模仍将继续增长约4000亿元。

招商证券银行业首席分析师廖志明6月6日发布观点认为,随着收益率的下行的反作用力,预计到下半年理财规模增长才可能放缓,整体预计2024年末理财规模30万亿左右。

6月4日,某城商行广州分行网点人士表示,目前手工补息的相关规定已经全部落实,“过渡期”已经过了,市场上基本上找不到继续补贴利息的银行。网点继续维持存款时点数有一定压力。

另一方面,资金出表涌入理财市场,也给理财市场和机构造成一定压力。

明明认为,理财规模超预期增长的背后是存款降息推进和手工补息的余波,推动了存款搬家的延续,高息存款配置受限之下,市场的资产荒短期仍旧难解。

资金继续涌入,大行理财子压力更大

华宝证券6月5日报告显示,最近上周(2024.5.27-2024.6.2)理财公司到期产品规模5397.88亿元,平均达标率为71.2%,较前一周提升4.5%。其中达标100%的理财公司为渤银理财、施罗德交银理财、贝莱德建信理财。

观察上周的数据,到期产品整体达标率较低的为青银理财30%,建信理财33%,农银理财50%,总体上大行理财子的达标率较低,中小行理财子较高,普遍都在70%-80%左右。

机构到期产品达标率上,虽然有所增加,但是产品即期收益率持续下降。

在对5月份理财市场的数据对比之后,招商证券6月5日发布报告表示,截至5月末,理财市场重要的产品现金管理类理财收益率中枢为1.86%,较上月底下降8BP,跌破1.9%。

具体来看,大行现金管理类平均7日年化收益率为1.76%,股份行为1.89%,城农商行为1.93%。

据此可以看到,与前述产品到期达标率情况类似,体量较大的大行理财子在收益率和达标率上承受的压力高于中小行理财子。

与此同时,截至5月末,货币基金平均7日年化收益率已经降至1.63%。

权益市场一直是理财子谨慎投资的领域,不过数据显示,截至5月末,权益类理财产品平均年初至今收益率3.6%,混合类理财净值近一个月小幅回升。

招商证券报告分析称,截至5月末,理财公司混合类理财平均年初至今收益率1.5%,较上月末上升了0.4个百分点。前5个月混合类理财平均收益率前五的理财公司为宁银理财、贝莱德建信、招银理财、农银理财和汇华理财。

相比之下,由于4月及5月债市震荡,5月下半月定开纯固收、定开固收+及持有期固收类理财平均半月年化收益率分别为2.9%、3.0%、2.8%,较上半月回落。

下半年规模才会放缓,考验机构投资能力

数据显示,2023年末,理财公司理财产品存续规模22.47万亿元,占全市场理财规模的83.8%,理财公司已成为理财的核心市场主体。

下一步走势,招商证券银行业首席分析师廖志明认为,下半年由于存款不再补息,信用债收益率处于历史最低位,理财收益率或显著下降至2%出头,理财规模增长可能将放缓。整体预计2024年末理财规模30万亿左右。

对于理财规模集中过程中的风险,中信证券明明认为要警惕市场波动超预期,理财赎回潮卷土重来;货币政策边际收紧;银行理财监管趋等诸多因素。

财联社记者注意到,5月24日,监管部门就银行理财公司评级办法向行业内征求意见,核心导向为“质量重于规模”。

对于热情的资金涌入,理财子规模被动扩张,如何实现质量重于规模要求?

华宝证券分析师张菁此前发布观点认为,现金管理类产品获取高息资产的重要性在下降。非现金类理财产品布局需要再平衡。除了原有的绝对收益策略外,理财产品需进一步丰富投资策略,对除债券以外的多类资产如权益、黄金进行配置,以提升产品的收益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