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语中的“年味儿”

春节俗称年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自汉武帝太初元年始,以农历正月初一为岁首,年节的日期由此固定下来,延续至今。

以春节为话题的熟语作为大众语汇,从不同侧面记录了不同时期人们迎接春节、欢度春节精神生活和民俗风情,强化了民众的民族凝聚力与向心力,承载了民众对美好生活的希望,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文化价值。

“忙年”

春节熟语以年终岁首为时间节点,其主要内容之一是对“忙年”活动的记述和反映。

一进入腊月,人们就掰着指头算日子盼年了。谚语“腊月八,银子瓦渣”“聘不尽的姑娘,办不尽的年”等迎年谣谚,用生动简练的话语描绘着人们置办年货、美化环境、除旧布新、烹饪美食,为过年做准备的节奏和脚步。

“腊月八,银子当瓦渣”用夸张的表现手法概括了人们不吝惜钱财置办年货的情景。在物质匮乏的岁月,人们平时省吃俭用,可到了过年往往把一年的积蓄都拿出来去赶大集,买年货。就像清代《打糖锣》所描绘的那样:“正月里的银子腊月里关,二十一二咳放黄钱。卖香炉蜡烛台儿的满街上叫唤,画儿棚子搭满了街前神纸摊子摆着门神挂钱,汤羊和那鹿肉野鸡,吆喝新鲜。……家家户户都要过年,请香,请蜡,蜜供,南鲜年糕,馒头,蒸食买全。祭神猎头羊头,包饽饽的白面,猪羊牛肉,年例长钱。”

“聘不尽的姑娘,办不尽的年”,说的是姑娘一天不上彩轿,就要不断地添置嫁妆,而过年不到接财神爷吃年饭之前,也总有办不尽的年事。这里用衬托的修辞手段,用体认性的经验表述,把聘姑娘办喜事和迎新年放在一起,记述了淳厚、古老的风尚。

“忙年”是让所有人都闲不住的一场大战。“年来了,是冤家,儿要帽,女要花,媳妇要裙子走人家,婆婆要糯米做糍粑,爹爹要肉敬菩萨,一屋大小都要吃他。”民间流行着许多反映“忙年”习俗的谚语,这些谚语会因为地域差别出现些许差异,但是大同小异。

“忙年”既是在向过去一年告别,又是对新一年的憧憬,是一幅多姿多彩、仪态万千,充满温馨、祥和与生机的民俗画卷。

美食

辛勤的中国人总是不知疲倦地劳动着,节日就是一种劳动中断的集体安排,是享受一年劳动果实的时候。在人们长久的记忆中,过年除了“送灶”“接灶”“守岁”“祭神”“祭祖”等项目外,还意味着好吃好喝,这是对一年辛苦劳作的犒劳和补偿。《清嘉录》记载:“除夜,家庭举宴,长幼咸集,多作吉利语,名曰‘年夜饭’,俗呼‘合家欢’。”清代周宗泰《姑苏竹之词》记述了年夜饭的欢乐场景:“妻孥一室话团圆,鱼肉瓜茄果盘下箸频教谶语,家家家里合家欢。”民间熟语“过小年,脚板响;过大年,砧板响”“年三十夜的灶膛——越烧越旺”“正月初一穿,三十日夜吃”“穿在嫁,吃在年”等反映的就是这样的场景。

全国各地的春节饮食文化习俗各具特色,相关熟语也是琳琅满目。比如,因为北方很多地方过年第一顿饭必吃饺子,于是有了歇后语“正月初一吃扁食——头一遭”,相关的歇后语还有“大年初一吃饺子——只等下锅”,现在比喻准备工作早已就绪,只能放手去干。在实际使用中,歇后语往往只说前半截,“歇”去后半截,意义尽在不言中。

再如,“餐餐有鱼,年年有余”中,叠音词使语言的节奏感鲜明,有音乐美,“鱼”跟“余”同音而不同义,语音回环,朗朗上口。“过年吃肉,添福添禄”中,“添”两次出现,反复加强了语势,使得“增加”的意思更为突出,而“福”跟“禄”不仅押韵,还平仄相对,读起来既有韵律,又抑扬起伏,悦耳动听。

娱乐

在享受劳动果实的同时,春节也是民众娱乐的最好时光。最能体现“年味儿”的就是燃烟花放爆竹。放鞭炮是旧时家家户户过年的必做之事,“三十晚上的爆竹铺——有多少卖多少”“大年三十的烟火——万紫千红”“大年初一头一天,鞭炮声声响连天”“过大年放花炮,穿新衣戴新帽”“过年不放炮,妖魔鬼怪到”“炮仗放的响,粮钱年年长”说的都是这一习俗。

其他的娱乐形式也在民众口耳相传中流传下来:“杨柳青,放空钟。杨柳活,抽陀螺。杨柳发,打尜尜。杨柳死,踢毽子”,说的是年前年后玩耍陀螺、空竹和踢毽子的游戏活动;“正月鹞,二月鹞,三月放个断线鹞”,指的是放鹞灯的活动;“年三十晚唱梆子腔——真红火”“三十晚上说大书——讲的讲,听的听”“五天年,三天戏”,说的是年底正月唱戏听戏的习俗;“男女老少荡秋千”“车幺妹采莲船,扎好龙舟好闹年”,记述的是春节荡秋千、划龙舟的习俗。

谚语也好,歇后语也好,或对比,或映衬,或押韵,或反复,活泼生动、朗朗上口的表达形式让话语变得既悦耳动听又便于记识传播。

团聚

春节蕴含“渴望团圆”的情感,合家团聚是春节最鲜明的生活模式和文化传统。“有钱没钱,回家过年”“穷年富年,求个团圆”“三十晚上吃团年饭——人齐话圆”“正月十五卖元宵——抱成团”成了的春节熟语体系的重要内容。

在异地居住工作、打拼忙活的人,外出的家人或子女,甚至海外游子,常常带着亲情的召唤和期盼,赶在除夕前返回家来,这是中国社会祖祖辈辈形成的家庭认同感归宿感使然。当然,由于天气、交通、工作等的原因,许多人会在外地过春节或旅游过节,今年因为疫情防控,就地过年更是成为常态。应该说,随着时代的发展,春节习俗也在出现变化、简化的趋势,但不论怎么变,亲情友情是割不断的。

在民间,大年初一,晚辈要给长辈磕头拜年,长辈要给晚辈压岁钱,邻里亲友见面也要互道祝福。“正月初一起得早,磕头拜年吃水饺”“新正拜年,走千家不如坐一家”“入年卦,讲好话”“有老敬老,有小敬小”“拜年无大小”“先拜伯叔,后拜同族,再拜街坊”“拜年,拜年,拜点糖甜甜”,这些熟语讲的是拜年的热闹场景,言简意赅又通俗易懂,质朴平实又蕴藉深远。

拜年时更加常见的祝福语是四字格,“恭贺新春”“一帆风顺”“四季平安”“五福临门”,表达了朴实而真诚,简单而美好的祝愿,浓缩、凝聚、孕育着我国各族人民追求仁爱和睦、和谐幸福的文化基因和文化精神。

(作者:李树新,系内蒙古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