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输 慕安会左右为难

(图/新华社)

多年来,慕尼黑安全会议向来以相对中立、参与广泛,与抽象又不乏洞见的大会主题著称。或许因为自由国际秩序与「西方性」再度陷入不确定,慕安会的组织者们重新担忧起来,2024年的主题成为「双输?」。

那么依照慕安会,冷战以来巨变的底层逻辑是什么?报告用了两个相对立概念:「相对收益」与「绝对收益」之争。冷战结束、西方观念与制度胜利,全球化在(西方)「规则为基础的秩序」上运行,各国似乎都可经由合作赢得绝对收益,也就是「自己与自己比」,各自追求增长进步,不用担心「你多我少」,有争执自有「秩序」(与秩序主导者美国)仲裁。

但现在则不然;或者说2021年起,各国是否合作就已经是「举棋未定」。原因是大家因为「时代变局」与大国战争、大萧条的可能性,开始追逐相对利益,也就是强调要「我多你少」,一定要确认敌人、相输赢,自然任何事都导向零和与经典的囚徒困境,结果很容易是「双输」。而现在看来,国际政治以集团对抗、保护主义为尚,报告认为恐怕会掉进恶性循环与下坠螺旋。

那么为什么原本的西方,特别是美国的角色不见了?今年报告扩大了2023年「修正愿景」的逻辑,认为当今世界与冷战后初期相比,包括美国,几乎是人人恐惧、人人不满。世界上有三大不满集团,包括:跨大西洋伙伴(即西方集团)、专制集团、全球南方。报告认为要求最多相对收益的是「专制集团」,主要是中、俄,加上北韩与伊朗等,要求扩大「势力范围」。慕安会报告作者相信普丁有帝国野心,中国则是要将东亚变成排他的势力范围,尽管中国外长王毅率领历来最大代表团前往慕尼黑力战西方群儒,效果有限。

美国认为自己过去主导做饼,现在却能分得的越来越小。报告也引述民调显示,美国民众对本国未来悲观与乐观相近,其他包括日本、德法英加的民众更比美国悲观。倒是中国与印度民众对本国前景偏向乐观,反差强烈。

至于「全球南方」则根本没跟上全球化,分不到增长的大饼。全球公民社会的草根民众,则是眼看蛋糕长大,自己能分的越来越微不足道。加上美国处理国际问题多有瑕疵,饱受伪善批评,无怪「全球南方」对「大西洋伙伴」的「规则为基础的秩序」相当冷感。报告呼吁这是「大西洋伙伴」应该警惕、努力改善的。

今年慕安会的报告重现悲观调性确有所本,各国不仅蛋糕分不好,甚至可能无法再做大蛋糕。但报告仅集中寄望「大西洋伙伴」与「理念相近国家」,希望他们在「安全化的全球化」中,努力争取南方集团,抗拒俄国武器化能源、中国武器化贸易,似乎较往年欠缺反思性。其实如同报告已经表明,如果美中武器化晶片与武器化稀土的对抗无解,净零愿景又有何解?在此双输困局下,如同印度外长苏杰生所说:全球南方的感受是,若不能勇于承认现实与说词南辕北辙,实在无法产生真正的世界团结和信任。那么,全球秩序与和平的一线希望依旧渺茫。(作者为国立台湾大学政治学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