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现有中国工程院院士简介(三)
陈芬儿(双聘院士)
四川大学双聘院士,201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1958年4月生,江西崇仁人。四川大学获硕士、博士学位,教授,博士生导师。
2004年至今任瑞士罗氏(现DSM)公司首位华人技术顾问(国际合作),兼任教育部高等学校化学及化工科学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药学会药物化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市药学会药物化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主任委员;上海市药物合成工艺过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曾任复旦-帝斯曼(DSM)合成方法与手性技术联合实验室主任(国际合作)。Chinese Chemical Letters副主编、中国药学(英文版)杂志副主编、Anticancer Drugs Discovery、Drug Discoveries & Therapeutics、Current Medicinal Chemistry、药学学报等10余个国内外著名杂志编委等。
长期从事药物分子设计学、有机化学的研究,主要研究方向为:基于计算机辅助和药物作用机制的新药发现、天然产物的化学全合成研究、有机小分子不对称催化反应的应用研究、手性药物与手性技术的研究、药物合成创新工艺的研究等。取得了大量具有理论意义和重大应用价值的学术成果。研究成果曾获2005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该项目获2007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王琪
2017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女,1949年7月出生,四川自贡人,中共党员。毕业于四川大学高分子材料专业,获工学学士(1982年1月)、硕士(1984年6月)、博士(1989年6月)学位。1989年12月—1992年3月加拿大Laval大学高分子科学工程中心博士后。
现任四川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际期刊“SusMat(可持续发展材料)”、“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期刊主编,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科技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四川大学塑料先进制造加工平台首席科学家等。曾任高分子材料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1998-2009),四川大学985工程“高分子与特种功能材料”科技创新平台首席科学家(2004-2014),国际聚合物加工学会国际(中国)代表(2011-2019)等。
主要从事塑料加工新装备新技术新原理的研究和工程化应用,如固相力化学加工,塑料管旋转挤出加工,聚乙烯醇热塑加工,高值高效回收利用废弃塑料橡胶,制备无卤阻燃塑料和泡沫塑料,聚合物基微纳米功能复合材料微型加工和3D打印加工等。主持承担国家863项目、973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仪器基金项目、国际合作重点项目及与国内外企业合作等多项科研项目。研究成果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2项,中国发明专利金奖,省部级特等奖1项、一等奖4项、二等奖3项等;获授权发明专利80余项,发表学术期刊论文440余篇。培养博士研究生58名,硕士研究生102名。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中国塑料行业杰出人物”等荣誉称号。
潘复生(双聘院士)
2017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1962年生,浙江兰溪市人,重庆大学教授。现任重庆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席、中国工程科技发展战略重庆研究院院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兼任国际标准化组织(ISO)“镁及镁合金技术委员会”主席、Elsevier出版社《Journal of Magnesium & Alloys》国际刊物主编、科学出版社《大学科普丛书》编委会主任、中国材料研究学会副理事长。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荣誉教授,俄罗斯矿业科学院院士,亚太材料科学院院士。第九届、十一届、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十届和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曾在英国牛津大学、德国斯图加特大学、英国玛丽皇后学院、日本千叶大学、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和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等学习和工作。
主要从事轻金属结构材料、轻金属储能材料、金属基复合材料等方面的研究和应用,特别是在镁合金、铝合金等方面做出了系列重要成果,开发的产品已在汽车、飞机、卫星、信息产业等领域成功应用。曾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和科技进步奖4项,部省级科技一等奖10余项。发表SCI收录论文600多篇,授权发明专利150多项,制订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10余项。获得“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和“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是何梁何利奖和(美国)杜邦科技创新奖获得者,多次担任国际会议的主席。
许唯临
2021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男,1963年10月生,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四川大学常务副校长,教育部重要人才计划入选者,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大坝工程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水利学会理事,四川省水利学会副理事长,International Consortium on Geo-Disaster Reduction国际顾问。曾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水利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工程与材料学部专家评审组成员,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Journal of Hydrodynamics执行编委,35th IAHR Congress副主席,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咨询专家等。
长期从事高坝水力学理论研究、技术开发和工程应用,是我国高坝水力学领域的学术带头人。先后主持科研项目50余项,包括国家973计划课题、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第二次青藏科考课题和国家重大工程科研项目等。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排名1)、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分别排名1、2)、省部级一等奖8项(4项排名1)和何梁何利科技创新奖。相关授权发明专利47项(20项排名1),7项技术被纳入5部设计规范,发表SCI论文86篇,专著4部。成果应用于80余项工程,包括我国11座200米以上的高坝工程,为高坝泄洪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