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全职中国工程院院士简介

李德仁

李德仁,男,生于1939年12月。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国际宇航学院通讯院士,国际摄影测量与遥感学会荣誉会员,武汉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武汉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地球空间信息技术协同创新中心主任。历任中国测绘学会理事长,中国图象图形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地理学会环境遥感分会副理事长,亚洲GIS学会创会会长,国际摄影测量与遥感学会第Ⅲ委员会和第Ⅵ委员会主席。担任国家航天专家组成员,国家重大科技攻关项目“高分辨对地观测系统”专家组副组长,教育部第六届科技委委员兼战略研究委员会委员。曾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创新团队)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均排名第一)。出版专著10 部,主编论文集8部;发表期刊论文470 篇,其中第一作者183 篇;发表会议论文270 篇,其中第一作者119 篇。

李德仁院士是国际著名地球空间信息专家。在地球空间信息学的理论创新、集成创新和协同创新方面取得了杰出成就,为我国成为世界本领域三强之一做出了重大贡献。

张祖勋

张祖勋,江苏无锡人,摄影测量与遥感学家,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高等学校先进科技工作者,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995年11月,当选为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2003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张祖勋教授长期从事摄影测量与遥感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主持完成了多项国家和部委重大科研项目,在航空(天)影像测图自动化方面取得了国际一流的研究成果,曾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等一系列国家和部委的奖励。推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数字摄影测量系统VirtuoZo,迄今为止在国内外已经推广应用1000余套,产生经济效益逾亿元。

李建成

李建成,中国工程院院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武汉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1983年至1993年就读于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先后获学士(1987年)、硕士(1990年)和博士(1993年)学位,并先后在美国、芬兰、德国做访问学者。2011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专家,在地球重力场理论及其工程应用领域解决了多项难题,形成了自主创新的理论与技术体系。是我国大地水准面工程化应用的主要开拓者,完成了从米级到分米级、到厘米级、再到亚厘米级三次精度跨越,已规模化推广应用到100多个省市区域;实现了“GNSS+大地水准面”的现代高程测量三维一体化作业新模式;创新性地提出用大地水准面数值模型取代传统水准标石建立并维持国家现代高程基准;提出了灾区测绘基准快速重建方法;系统深入地研究了全球重力场模型、卫星重力及卫星测高技术。出版著作4部,发表论文120余篇。主持国家973计划、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4项,省部级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一等奖7项。

李晓红

李晓红,中国工程院院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工程院党组书记。1959年6月生,重庆合川人。1978年考入重庆大学采矿系,1993年获工学博士学位,1989年至1991年在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学习并做研究助理,1996年3月至8月在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做访问学者。2011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历任重庆大学资环学院副院长、院长,副校长、校长,武汉大学校长,教育部副部长,兼任重庆市科协主席。煤矿灾害动力学与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水射流理论与新技术湖北省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煤炭学会常务理事。

自1982年以来,长期致力于水射流技术及其在煤矿安全工程中的应用研究,是我国矿业工程领域学科带头人之一,针对我国复杂煤矿瓦斯灾害严重这一重大安全问题,提出了超前防治灾害与煤层气开采利用一体化的学术思想,发明了一种能产生脉冲应力波和声震波的气、固、液多相振荡射流,创新性地研发出多相振荡射流在煤层中网格化造缝增强透气性和强化瓦斯解吸技术,自主开发出超前治理煤矿瓦斯灾害成套装备,已在重庆、四川、贵州、山西、河南、安徽等近50座煤矿推广应用,为我国煤矿安全生产做出了重要贡献。成果已被财政部列为国家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在全国起到了一定的引领和示范作用。

刘经南

刘经南,中国工程院院士,武汉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武汉大学校长和昆山杜克大学首任校长、国家“973计划”顾问组专家。现任国家卫星定位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国际GPS地球动力学服务组织协调成员,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专家委员会委员。

他长期从事大地测量理论及应用研究与教学工作,在大地测量坐标系理论、北斗卫星导航定位技术、软件开发和重大工程应用方面做出了一系列开创性工作,特别是在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技术应用和工程领域成就显著,是我国该领域的学科带头人和我国卫星导航定位工程应用领域的开拓者。获国家科技进步奖6项,省部级奖励30余项,获“全国先进科技工作者”荣誉称号。2019年获湖北省最高级别的科技奖项——湖北省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