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卡罗》卓杞笃被李仙得出卖 杨渡:卓象征台湾命运?
马英九基金会28日晚间举办「《斯卡罗》的史实与演绎」讲座,作家杨渡再度分析该角色与连续剧相关时代背景。(李侑珊摄)
公视年度大戏《斯卡罗》已播毕,但戏剧内容与史实有所出入,迄今讨论热度不坠。作家杨渡认为,身为美国驻厦门领事的男主角李仙得,在剧中代表「美国的符号」,甚至能直接获得不受满清政府管辖的原住民头目卓杞笃的信任,但卓最后仍是与台湾一同被出卖,不经让人反思,「卓是台湾命运的象征吗?」
《斯卡罗》开播时,杨渡批评李仙得为「卖台第一人」,引发热议。马英九基金会28日晚间举办「《斯卡罗》的史实与演绎」讲座,杨渡再度分析该角色与连续剧相关时代背景。
马英九基金会28日晚间举办「《斯卡罗》的史实与演绎」讲座,前总统马英九出席。(李侑珊摄)
前总统马英九表示,收看历史连续剧,不光只是欣赏当中的故事、风土与人情,《斯卡罗》男主角是法国人的李仙得,帮日本人打台湾人,在美国、韩国与日本都很吃得开,也是因为对局势情况很了解,因此希望拍摄与收看都从客观角度出发,不要过度美化,也不要过度丑化。
杨渡表示,1867年3月在恒春爆发美国船员遭原住民杀害「罗发号船难事件」,李仙得在4月来台处理此事失败,6月则二度带了一名副领事抵台,途中还特地前往基隆参观煤矿,煤矿又是重要能源,「他们有没有其他的居心或想法?」
同年10月,李仙得造访恒春郊外一处名叫「出火」的地方,与当地原住民「十八社总头目」卓杞笃谈判,商讨这起事件,最后双方签订和平协议,李仙得的谈判获得胜利,也获得卓杞笃的信任。
李仙得1869年又再来台,特地前往拜访卓杞笃,甚至还准备了180码的红色羽缎、一把小手枪、一枝单管猎枪、象牙小望远镜以及一箱琴酒作为伴手礼,相关纪载都以文字留下纪录。
此后,李仙得在一趟返美途中,将几幅台湾南部地图及恒春半岛详略,都一起交给日本。卓杞笃与台湾一起被李仙得出卖。
1872年12月12 日,李仙得正式辞去美国领事职位,为日本外交部工作,并成为关键人物。从牡丹社事件开始,并引导日本并吞琉球,再利用满清政府国际法观念不足,不只让日本有藉能攻打台湾,甚至还使日方有意将台湾当作殖民地。李仙得可说是日本远征台湾计划的顾问。
杨渡在个人著作《有温度的台湾史》中,将李仙得评为「卖台第一人」,连续剧开播之后,也将自己的书籍送给《斯卡罗》原着小说《傀儡花》作者陈耀昌,表达对这段历史的看法。不过,对于公视采取虚实交错的拍摄手法,「一下是历史,一下是虚构连续剧」,杨渡表达不能认同,强调历史思考不能去脉络化。
杨渡特别提到,李仙得这号人物,其实对日本来说,完全不重要,最近之所以变成政治符号,在于《斯卡罗》把李仙得打造成「美国的符号」,卓杞笃则身为原住民头目,是一位不受清朝政府管辖的政治代表,却能直接与美国签约,「政治上被作成这个点来宣传」。
16世纪大航海时代开启后,台湾也陆续进入几个殖民阶段,杨渡认为,特别是在蒸汽机出现之后的第二波全球化,列强都在寻找具有能源或具战略功能的基地,台湾坐拥相关条件,又位在大陆旁边,还是欧亚大陆与太平洋前线的战场,因此很像敲门砖,以此为据点,想要对外发动战争,或对内经营贸易,都能找到可行之路。因此,从李仙得与卓杞笃的互动来看,不经让人反思,「卓是台湾命运的象征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