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大數據中心成效今年仍掛蛋遭疑 資訊局:拿明朝劍斬清朝官

北市2020年成立大数据中心,斥资1200万元打造并于2022年启用,去年解散后,业务改由资讯局数据治理中心承接迄今。图/台北市资讯局提供

北市2020年成立大数据中心,斥资1200万元打造并于2022年启用,去年解散后,业务改由资讯局数据治理中心承接迄今。议员发现成效开高走低,4成提案是一次性活动且集中少数单位,今年提案数更挂零,质疑政策推广不佳,是否「柯规蒋不随」?资讯局回应,以旧指标评估新框架,就像拿明朝的剑斩清朝的官,不合时宜。

台北大数据中心是专案任务编组,以跨域数据整合、市政议题分析为核心,主责市府跨局处数据整合与应用相关业务,如跨域深度分析、数据加值应用等;后因阶段性任务完成且资讯局组织规程修编,2023年5月停止适用台北大数据中心作业要点,业务改由数据治理中心承接。

议员许家蓓发现,数据治理中心去年承接后到年底,共执行3件专案,包含新增2023年白昼之夜案,今年至今更未增新案,仅有1案是2021年起执行的台北城市仪表板。

她说,台北大数据中心成立至业务移交数据治理中心,共执行15件专案,提案机关却集中部分单位如交通局4案、观传局3案,当中6案属一次性活动,对于推动持续性政策的帮助有限。另外,综观两单位历年与学术机构、企业或团队合作却寥寥可数,仅3案。

许家蓓再指出,历年预算2020年至2021年1200万元、2022年24.8万元、2023年118.4万元,今年砍到只剩49.4万元,质疑蒋市府是否还要推动大数据治理,或是「柯规蒋不随」?

资讯局长赵式隆回应,台北大数据中心成立目的在广泛尝试各种可能性,是北市资料治理的起点,历经一年实证期,相关成果足以作为政策聚焦的评估依据,该中心功成身退是按照原订计划进行。

赵式隆说,资料科学发展日新月异,政策必须跟随技术滚动式修正。综合考量比较利益原则、财政纪律与管理效率,北市资料治理策略已从「量」走向「质」、「政策研究」至「系统开发」、「独立封闭」到「共创开源」;以旧指标评估新框架,就像拿明朝的剑斩清朝的官,有点不合时宜。

资讯局补充,持续进行的台北城市仪表板专案,今年调整以开源程式码为推动重点,与民众一起合作创造新服务,统计至7月31日,已有59人参与开发妇幼专题、淹水模拟、肠病毒流行情形等与民众有关的功能,这些都是2023、2024春季仪表板黑客松比赛获选队伍的作品。

资讯局说明预算编列,台北大数据中心的大型活动仪表板建置后,各专案皆可延续应用在各项活动,不只减少重复开发成本,也可借此仪表板发挥数据应用的成效,每年预算视设备更新或维修而异,今年度主要是维护场地软硬体设备。

台北城市仪表板2021年1月上路,今年改以开源程式码为推动重点,与民众一起合作创造新服务,已有59人参与开发妇幼专题、淹水模拟、肠病毒流行情形等与民众有关的功能。图/取自台北城市仪表板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