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大直街民宅塌陷事件|危老建物變身中容易被忽視的環境風險

塌陷的民宅,一楼已消失,只看到铁窗扭曲变形。 画面来源/ 台北市政府

9月7日晚间八点多,一场工安意外,让台北夜晚不平静。

台北市中山区「基泰大直」建案(地上12层、地下3层)进行地下室开挖工程,造成邻近民宅严重倾斜下陷,房屋陷下的画面迅速传遍网路。北市府统计,大直街94巷有7栋民宅受灾。为了安全起见,市府进行预防性撤离,目前共撤离201户约464名居民,每户发给6000元急难救助金,并协调13间旅宿、144间房间来安置居民,提供住宿至9月11日(后延长至22日),住宿费用则依照「台北市灾害临时短期安置旅馆标准作业」先行支应。基泰建设也以户为单位,每户发放五万元慰问金。

为避免坍塌持续扩大,台北市建管处从7日深夜起,就在大直街94巷持续灌注混凝土及砂石,让压力维持平衡,预计周日(9/10)能灌浆完成,填平塌陷处。北市建管处表示待地质稳定后,会再将邀集相关公会确认及评估建筑物安全后,评估住户是否能归返居住。9日台北市副市长李四川表示最快10、11日门牌双号的住户应可搬回。对于倾倒的建物,市府将会进行拆除,住户将安置到南港社宅。

北市府下令 基泰建设旗下工地全数停工

针对这起工安事故,北市以基泰建设及福益营造于大直街94巷3弄工地违反建筑法勒令停工,并处起、承、监造人各新台币 9 万元,共计 27 万元罚锾处分。基泰建设在台北市境内所有建筑工地,包含这次发生意外的中山区「基泰大直」、北投区「基泰磺溪」、内湖区「基泰碧湖」、万华区的「基泰建中」、大安区「基泰大安」、以及福益营造的两处工地共7处勒令停工,启动安检。市府表示已对建商提出假扣押以及保全程序,筹组义务律师团来协助民众。

受灾的不只是民宅,邻近的道明侨校围墙与操场也出现裂痕,学校后门的人行道路面有大范围龟裂,专业人士初步评估校舍教学区域在影响范围外,暂无安全之虞,不过,8日周五校方仍预防性停课,并暂停开放操场使用,下周一恢复上课。

事故为何发生 初步判定主因出在连续壁

北市府初步推估是建商在地下室往下开挖第3层时,没有马上做大底,连续壁无法承受压力因而破裂,导致周边民宅倾斜。另外建商开挖深度11.95公尺,恰巧与市府规定12公尺要审查的标准,有极小的差距,遭质疑有规避审查之嫌。

居民气愤指出早在今年4、5月,就发现基泰施工时让住家墙壁龟裂漏水、磁砖掉落等情况,向市府陈情,市府回函表示「无危害公共安全之虞」、「可以继续施工」,民众感到不满。面对质疑,市府回应裂缝有新有旧,当时建商还没开挖地下部分,因此难以判定,但工程实际开挖过程中,都没有收到正式的损邻陈情。

事实上,根据中央灾害潜势地图可查到发生事故的大直街属于绿色的低潜势土壤液化灾害,也是早期基隆河截弯取直的旧河道附近,地质条件原本就较为松软,在施作工程时更要格外注意。

中央灾害潜势地图。 图/我们的岛

未来更新建案不断 施工过程持续监测方能确保安全

灾害发生后,台北市长蒋万安说明将委托四大公会,针对全北市施工中的工地、开挖中的工地,下周一起开始进行全面清查。其实今年5月13日,台北市信义区一处新建案工地,因地下室连续壁体破损,工地旁的路面大片塌陷出现坑洞,市府当天灌浆抢救安置5户住家,也指示要全面清查施工中的工地,但事隔不到半年,再度发生类似情况,不免让人感到不安。

其实相同情况也不只在台北。花莲市光复街一栋新建案在进行地下开挖工程时,也导致紧邻的5户民宅天花板龟裂、房屋下陷等情况。专家表示,建案地下工程状况多,风险原本就比较高,建议建商应加强观测系统、严谨施工。

随着时代演进,都市不断更新,老旧建筑纷纷都换上崭新面貌,根据今年台北市第一次公共安全督导会议资料,台北市领有使用执照建筑物总计115,997栋,其中30年以上建筑物总计100,666栋,占比为86.78%。北市配合中央颁布「危老条例」,推动的危老政策,至112年2月9日重建计划申请数达889件、核准数789件,居全国之冠。

摄影/赖冠丞

想要在建物密集的都会区进行大面积的都更,整合上相对困难,因此小区域的危老重建遍地开花,如何有效追踪监督管理新建案的施工,监测老旧住宅的居住安全,需要更严谨的规范、审查才能确保民众住得安心、安全。

本文授权转载自《公视节目《我们的岛》》(原文为:台北市大直街民宅塌陷事件|危老建物变身中容易被忽视的环境风险)

Take action!加入《倡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