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独是一条死胡同」 陆媒:民进党磨掉台湾民众耐心

苏贞昌近期接受广播专访时表示两岸关系就像「海滩之鸥」。他说,海滩有一只鸟在走,这么大的人在走,人不要去抓鸟,鸟就不会飞,它走它的、你走你的,你欣赏它、它欣赏你,两个都很好,你要去抓它,它就会飞走。「中国大陆要抓住台湾的心,不要去抓他、不要去碍他,多给一点鼓励与空间,一点都不碍事」。(资料图/东森新闻)

大陆中心/综合报导

继公布「2014对中检讨纪要」后,民进党主席苏贞昌提出「海滩之鸥」、「中国加一」说法,遭国台办新闻发言人马晓光直言「民进党穿『台独』的老鞋,走不出两岸关系的新路」。大陆一篇评论指出,民进党正在一步步磨掉台湾民众耐心。

死胡同就是死胡同

《中国台湾网》报导,大陆「中华文化发展促进会研究员」蔡斌评论指出,民进党1月9日公布「2014对中政策检讨纪要」,但这部「开年大戏」却因「独话连篇」而饱受两岸主流民意及党内「交流派」的批评,大家无不对民进党半年来耗尽人力、物力、财力得出的这个「没有结果的结果」大感失望。

评论指出,或许是意识到了这点,苏贞昌又于1月14日接受专访,试图就这个纪要做些「解释」,却依然于事无补,只是又一次印证了民进党的「台独」步伐始终如一。

苏贞昌在专访中以「海滩之鸥」比喻两岸关系说「海滩上有一只鸟在走,人不要去抓,它就不会走;若要抓,它就飞走」,随后他又从「海滩之鸥」延伸为「中国加一」,称「不要限制住台湾的国际空间,台湾与中国一起在世界上,就是『中国加一』」。这样明显的「一中一台」的表述,无法不令舆论哗然。

2008年以来,两岸互信逐步加强,「中华台北」先后作为观察员特邀嘉宾参加了世界卫生大会、国际民航组织大会等活动。充分证明大陆在台湾参与国际组织问题上,一直践行着「在不造成『两个中国』、『一中一台』的前提下,可以通过两岸的务实协商做出合情合理的安排」的承诺。

而苏贞昌却企图偷换概念,把台湾无权加入只有主权国家才能加入的国际组织称作是大陆在「限制」、「打压」,这种无视大陆友善、煽动台湾民众对大陆敌意的做法,是对两岸和平发展赤裸裸的绑架,既无法抓住两岸关系的论述权,更不能启动民共交流。

苏贞昌在这次专访中抛出了好多「抽象概念」,本意是要为「对中政策检讨纪要」辩护,却无奈「新鲜词汇」的瓶子里装的还是「台独」的「老酒」。他称纪要是「坚持的更坚持,灵活的更灵活」,但看在两岸大多数民众眼里,只有其对「台独」的更加坚持,与大陆交流的诚意与「灵活」却无从得见。

两岸真的能像「海滩之鸥」一样「各走各路」吗?这符合事实与两岸主流民意吗?如若如此,民进党大张旗鼓地讨论两岸政策又是何苦来哉?苏贞昌在专访中称「台独党纲在整个历史过程中已经过去,台湾是主权独立国家、早已独立。就像我是男人,不需要天天说我是男人」,其掩耳盗铃竟然已至如此地步!无怪乎谢长廷要大叹三声「恨铁不成钢」!

更引人注目的是,苏贞昌这次接受专访选择的是岛内面向大陆广播的台湾「中央广播电台」,其要将自己的「台独」主张向大陆喊话的意图十分明显。

国台办新闻发言人马晓光在14日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中接受媒体询问时指出,民进党顽固坚持「一边一国」的「台独」立场,是其与我们建立正常交流基础的关键症结所在

关于民进党所谓检讨纪要和民进党的有关表述,蔡斌想指出的是,穿「台独」的老鞋,走不出两岸关系的新路。事实已经证明,「台独」是一条死胡同,无论挂上什么样的路牌,死胡同就是死胡同。

曾经的「努力」竟是为何?

回顾「2014对中政策检讨纪要」的初衷,不就是为了促成民进党与共产党的交流吗?如今绕了一大圈还是回到了「台独」原点,既没有提出结论,也没有指明方向,民进党这半年多的「折腾」又是为了什么?难道不是为了重新在台湾执政?不是为了抹去台湾民众心中对其固有的「台独党」的烙印

曾几何时,民进党两岸政策调整之声甚嚣尘上,是因为民进党已经连续两次在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中失去多数民众的选票,是因为民进党内越来越多人认为两岸政策是其再执政的主要罩门,当然最根本的原因,是因为岛内主流民意厌倦了「统独」炒作和「台独」冒险,希望两岸和平发展。

只是,民进党难道没有意识到,每一次「只打雷不下雨」的两岸政策调整动作,只是在一次次地强化台湾民众心中对其「台独」本质的认知?民进党既想消除台湾民众对其两岸政策的疑虑,同时自己却又顾虑重重,担心动了「神主牌」动摇「党本」,再加上「两个太阳」苏贞昌与蔡英文围绕2016大位展开的权力之争增加的若干绊脚石,想要像苏贞昌说的「既坚定又灵活」,这种「两面都想讨好」的事情可能发生吗?

苏贞昌在14日的专访中表示,外界总认为要看民进党宣布统一、放弃「台独」才是新意,「省点心思吧,不要老在这边打转」。但有媒体立即反驳说,民进党这几年挖空心思、企图东山再起,却「讳疾忌医」、不愿去「独」,还搜肠刮肚地炮制各种模糊概念,以蒙骗不知就里的民众;一个没有能力处理两岸关系、与岛内主流民意背道而驰的政党要登上执政舞台,才真的是应该「省点心思吧」!

路在何方

民进党人士郭正亮曾在1998年写过一本名为《民进党转型之痛》的书,剖析了当时民进党在两岸路线转型等方面面临的种种困难。如今十几年过去了,该党的两岸路线又一次面临「转型之痛」,不抛弃「台独」就难以获得台湾主流民意的支援重新执政,但如何调整却又束手无策。岛内有媒体直言,民进党甩掉「台独」比推翻一个政权还难。民进党到底要走向何方,两岸民众都在看。

民进党公布「2014对中政策检讨纪要」前,外界都以为这将是一个「终点」,却不料仅是「上半场」而已,这场戏不仅未结束,还引发了后续更大的风波。谢长廷强烈批判民进党的方向不清楚、不明确,「没有站在主流价值」,让人民无感」,来自民进党的内部民调也显示该党的两岸政策满意度只有27%,远低于国民党的35%。

另一位民进党大老林浊水称民进党努力这么久却没做成结论很可惜。民进党前「立委」郭正亮批评不称「总结报告」只称「检讨纪要」,位阶太低,不具有约束力。

民进党前台中市党部主委陈大钧呼吁民进党不能不承认大陆的国际实力,应尽速派中常委或「中国事务委员会委员」和大陆展开对话,以释出民进党想在两岸关系有所突破的善意。

苏贞昌称民进党的两岸政策「更自信、更周延、更安全也更善意」,但来自该党上下、台湾内外的挞伐声已经证实,这绝对不是事实!

苏贞昌在「检讨纪要」公布后立即表示「『中委会』将继续讨论两岸政策,并规划举行两岸政策辩论」,是否也意味着台湾主流民意要求民进党调整两岸政策的呼声还会持续高涨?虽然从两岸关系大局来看,再办「两岸政策辩论」值得肯定,只是如果民进党还是坚持「台独党」不变,又有什么再「折腾」的必要呢?

更何况,苏贞昌已经在14日的专访中说过了,民进党选举败选的原因很多,两岸政策不是唯一、也不一定是最重要的问题;言外之意就是,因为两岸政策不是民进党选举的「致命伤」,所以无须调整。这种想法在台湾民众看来是自欺欺人,在民进党内部却很有市场,不少民进党人认为,国民党执政不力、民调不彰,民进党选举压力减小,无所顾忌。只是,用「比烂」来赢得选举,是长久之计吗?

民进党如此无视历史潮流的发展趋势,误判形势、失去调整两岸政策的动力,即使2016年侥幸胜选,也必然会马上面临缺乏与大陆互动政治基础、从而令先前的两岸各项红利难以为继的问题,这种「上得了台,却坐不稳、坐不久」的境地,才是民进党最应该担心的事情。

民进党对两岸议题的认知上存在诸多盲点,他们仿佛从未意识到,自己最大的「对手」并不是大陆,而是台湾主流民意、甚至民进党自己!民进党从来都是从内部权力斗争的视角来处理两岸关系,只要是有利于党主席选举的、有利于2016的事,全都可以做,相反则一概不理。

没有从维护台海和平及中华民族整体利益的高度来看待两岸关系,正是民进党受到台湾主流民意抛弃的最主要原因,两岸若发生冲突,最大的受害者是人民;只有认清这一点,民进党才能真正明白为什么不抛弃「台独」,就无法取信于世、重新执政。

民进党到底要走向何方?等到台湾民众最后一点耐心被磨光,也就是这个问题再无提出必要的时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