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股飙3成!想入袋为安又怕卖飞?专家:等待X月主升段

(图/今周刊提供)

股市进入高档,回档风险浮现,到底该不该停利出场、落袋为安?《今周刊》邀请三位理财达人为投资人解答,并传授他们的停利哲学。

今年以来,全球不少股市皆以惊人的速度上涨,台股从年初的17853点飙升至历史高点24390点,涨幅达36.6%。美国、日本与印度股市,也屡创新高,使不少股市与相关基金投资人获利颇丰。然而,随着股市进入高档,无论美股或台股市场,居高思危的提醒声音,也陆续出现。

「股市一路走高,到底该不该停利出场、落袋为安?」「卖掉持股或基金后,如果股市继续走强,岂不是错失赚更多的机会?」类似的矛盾挣扎,成为近期不少投资者内心天天上演的小剧场。

「理财教母」林奇芬:

积极投资人留意四大指标

现阶段宜「适当减码、分批出场」

针对这个问题,有「理财教母」之称的林奇芬建议,投资人首先应评估自己的风险偏好,是偏向「稳健型」,还是「积极成长型」。「对于稳健型投资人来说,其实没有所谓的停利时机问题。」或者应该说,无论当下时机如何,当获利目标达阵,就该纪律执行停利,「设定一个停利目标,当获利达到目标时,就停利出场。」

至于目标应该订在20%,还是30%的报酬率,她建议从年化报酬的角度来思考,纳入时间价值的影响,会比单看总报酬率来得客观。以股票型基金为例,「通常来说,一○%的年化报酬,已经算是不错的表现。假如投资人持有某档基金3年,期望年化报酬为10%,那么当总报酬达到33%时,就可以考虑停利出场。」

当获利落袋后,林奇芬建议将整笔资金分成3年以「定期定额再次进场」,有助于累积财富。如果投资人担心资金闲置在银行,因利率过低而有损投资效率,可以考虑低波动的债券型基金或平衡型基金,作为资金的停泊之处。

对于风险承受度较高的「积极成长类型」投资人,她建议综合考虑基本面、技术面、筹码面与市场评价面等多方因素,判断市场趋势是否出现转变,再决定是否获利了结。她分析,当前全球服务业与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持续上升,显示景气循环处于扩张阶段。此外,台湾的出口值及订单量持续增长,基本面表现亦仍良好。

从技术面来看,最近股市出现震荡回档、失守月线,林奇芬指出,「未来能否守住季线,将是关键的观察点,如果再进一步跌破半年线或年线,即是空头讯号浮现。」再看筹码面,根据台湾证券交易所的数据,6月三大法人合计买超150亿元,但到7月中旬已转为卖超逾两千亿元,「从筹码面来看,负面讯号已经显现。」最后,在市场评价方面,林奇芬认为,目前大盘的本益比已达24倍的相对高位,对比历史数据「已经太贵了。」

综合以上四大指标,林奇芬认为目前只有基本面看起来较为乐观,未来须持续关注技术面与筹码面的变化。她建议投资人,在这个阶段可以「适当减码,分批出场」。

她举例,若投资人原本持有100%的股票,可先卖出3成持股,保留7成股票,倘若大盘跌破季线,再进一步卖出3成的持股。

对于获利了结后的资金如何布局,林奇芬建议,如果大盘站稳季线,趋势回升,可考虑将3成的获利资金,重新投入市场;若市场风险上升,则建议将获利资金移转到债券,或其他低风险资产。

(图/今周刊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