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研究》大陆文化软实力对台湾青少年的影响研究(任冬梅)

《后宫甄嬛传》在2011年播出后,至今仍是不少人常常拿来重温的经典宫斗剧。(图/中时资料照)

2019年1月2日,中共总书记习近平在《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在青年。两岸青年要勇担重任、团结友爱、携手打拼。我们热忱欢迎台湾青年来祖国大陆追梦、筑梦、圆梦。两岸中国人要精诚团结,携手同心,为同胞谋福祉,为民族创未来!」青年是构建两岸关系重要的参与者、影响者,甚至是引领未来两岸趋势走向的领导者和决策者,可以说,青年是两岸关系的未来。中共十八大以来,大陆方面持续对台释出善意,相继提出「三中一青」(即中小企业、中低阶层收入、中南部民众以及台湾青年)、「一代一线」(即年轻一代和基层一线)等群体的两岸交流新政策,这其中台湾青年都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深化两岸融合发展的进程中,大陆也不断推出针对台湾青年在陆生活学习创业就业的「同等待遇」,均凸显大陆对台工作已将台湾青年群体视为「重中之重」。大陆可以通过一系列政策措施实实在在地让在陆台青享受发展机遇、感受祖国温暖,然而对于在岛内的青少年,由于隔着一道海峡,尤其是民进党当局的「抹黑」、干扰与阻挠,大陆很难直接对他们产生影响。好在近年来随着大陆实力的增长,尤其是文化软实力的提升,越来越多的岛内青少年开始了解真实的大陆,对大陆放下排斥,积累正面观感,甚至产生一种亲近感,而这无疑是改变台湾地区下个世代认同的关键起点。

「软实力」一词由约瑟夫•奈在1990年由《谁与争锋:美国力量的转变》一书中提出,他通过分析文化、价值观等软力量在国际竞争中的重要作用,力图构建理解国际竞争和分析国家综合实力的新的理论框架,从而超越传统的以军事和经济等硬实力为主的国家综合实力分析范式。「软实力」的影响要通过吸引、非强迫的方式来对人们的观念体系产生效应,这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力。他认为,硬实力和软实力依然重要,但是在信息时代,软实力正变得比以往更为突出。在约瑟夫•奈之后,软实力理论风靡全球,在诸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文化软实力是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们的观念体系、生活行为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要「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这表明党和国家把提升文化软实力作为一项重要的战略来落实,提升文化软实力对于塑造国家形象、增强民族凝聚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大陆对台湾地区文化软实力传播方面,目前有两条路迳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一条是大陆电视剧、综艺节目、纪录片等影视娱乐产品;一条是以TikTok、小红书为代表的大陆社交媒体平台,这两条路径充当了两岸文化交流传播的载体。通过影视娱乐产品这一媒介形式,能够相对系统的向台湾受众传达中华文化、历史、当代社会发展等内容,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对人们的思想观念施加影响;通过大陆社交媒体平台,则能够以碎片化的日常生活吸引岛内民众尤其是青少年的关注,并借助「去政治化互动」、「虚拟社群意识」和「趋同效应」建立一种长时的认同形塑机制。通过这两条路径所传播的大陆文化软实力,逐渐开始在台湾民众的衣食住行各方面显现影响,大陆流行用语在台湾年轻人中普及,台湾青少年爱用简体字,螺蛳粉、魔芋爽、冰粉、酸菜鱼等大陆美食越来越多出现在台湾的街头巷尾……对于「00后」「10后」的台湾年轻人来说,大陆不再是「贫穷落后」代名词,反而成为「经济发达」、能输出有吸引力的潮流文化的地方,至少在吃喝玩乐、影视文化、日常生活层面,台湾年轻人对大陆文化的接受度已经很高。

一、大陆影视娱乐产品风靡台湾

大陆电视剧于1996年2月正式引进台湾。2000年之后,台湾播出的大陆电视剧数量迎来了快速增长期,而更大的转折出现在2010年前后。大陆「80后」「90后」记忆犹新的是青少年时期追看台湾的影视、综艺长大,但过去台剧不断输出到大陆的局面,于2009年后开始出现转变。从这一年开始,大陆广电总局境外剧的许可部数中,台剧出现连年下滑;但反观台湾地区电视台境外剧的比例当中,大陆戏剧逆势崛起。从台湾地区文化事务主管部门《影视广播产业趋势研究调查报告》中可以发现,自2009年起,大陆戏剧播出时数连年增长,使得向来一枝独秀的韩剧开始与大陆戏剧相互角逐境外剧播映时数最长的霸主。大陆戏剧后来居上,首度于2012年超越韩剧,更在2015年、2016年、2018年均击败韩剧登顶。根据《2021年台湾文化内容产业调查报告》显示,2020年大陆剧以3万3239小时、34.73%的占比再次成为播映时数最长的境外剧,较2019年增长6.97%,占当年度境外电视剧播映时数比重逾五成以上。尤其值得注意的是,2020年陆剧播映时数与占整体比重还首次超越了台湾本土剧,成为所有类型中播映时数最长的剧集。

2011年,台湾自大陆进口的戏剧就已多达151部,远多于台湾本地自制剧的49部,引进剧就这样渐渐瓜分了台湾市场。2004年至2008年间,引进剧还只占整体电视剧收视的25.27%;到了2012年,大陆引进剧收视率的占比已经提升至35%。2012年,《后宫•甄嬛传》和《步步惊心》在台湾热映。据台湾《苹果日报》报导,虽然《后宫•甄嬛传》刚在台湾上映时,首集收视率只有0.48%并不高,但由于剧情吸引人,后来收视率增加至2.32%,并创下最高2.97%的收视率。《后宫•甄嬛传》广受台湾观众欢迎,且在15岁至45岁的受众中收视率最高。2013年9月,《兰陵王》在台湾中视八点档播出,首播收视率就达到了3.18%,超过了台湾本土剧以及许多大陆电视剧,引发不少年轻观众的追捧。据台湾《中国时报》报导,《兰陵王》自开播后平均收视飙升至3.64%,收视人口数达到173.6万人,演员「冯绍峰」更成为搜索热词。2015年共有14部大陆剧登陆台湾荧屏,其中有9部收视率超过1%。榜单前10名中大陆剧占据3席,其中《武媚娘传奇》以2.24%的平均收视率,居2015年台湾地区收视率冠军。《琅琊榜》是华视2015年的年度大戏,开播以后收视率也是每日增长,在台湾所有同时段电视剧中收视率名列前三,最终拿下无线台收视第一。根据新华网台北2015年12月11日的报导,从明星、作家到普通人纷纷热追该剧,有的甚至因为熬夜追剧引发健康问题。台湾地区2021年度十大热搜剧集中,红遍全球的Netflix韩剧《鱿鱼游戏》仅位居第2位,高居榜首的是钟汉良、谭松韵主演的大陆古装剧《锦心似玉》。值得一提的是,《锦心似玉》在香港的该类榜单中也位居第3,可见讨论度、影响力的确不俗。除此之外,大陆剧还有4部剧入围前十,它们是《你微笑时很美》、《你是我的荣耀》、《贺先生的恋恋不忘》和《长歌行》,分别位居第4至7位。而韩剧入围的仅3部,台剧更是只有2部。

除收视屡创新高外,大陆剧在台湾的回放率也颇为惊人。一般来说,由于电视节目更迭频繁、数量众多、竞争残酷,大量新上映的电视剧只能播一次就不再回放,成为「一次性产品」。只有少数剧情引人,演员阵容优秀,具有艺术魅力和人文气息的电视剧能被重复播映,成为经典,以此满足受众的审美需求。在台湾,收视长红的《后宫•甄嬛传》创下了首映后3年内回放10次的纪录,《步步惊心》则以回放6次的频率紧追在后,《雍正王朝》则在16年间反复播出17次。直到2023年春节,《后宫•甄嬛传》都还在回放。从1月18日至29日,买下《后宫•甄嬛传》在台播出版权的八大电视台于视频网络平台将该剧播放了5轮,创下超过473万人次的高流量。最后一轮播放大结局时,同时观看该剧的人数达到3.2万。

此外,题材日益新颖、制作精良的大陆综艺节目也在台湾累积不少人气。如近年来的《爸爸去哪儿》《我是歌手》《中国有嘻哈》《乘风破浪的姐姐》《奔跑吧兄弟》等,都在岛内取得不俗收视和口碑。受大陆影视娱乐文化产业吸引,越来越多台湾青年从「哈韩」「哈日」转而开始将眼光投向大陆。

二、大陆社交媒体平台在台湾走红

基茨曼认为,社交媒体可以定义为一种以计算机为媒介的交互式技术,它通过虚拟社区和网络促进信息的表达、创建和共享。卡普兰和哈林认为,社交媒体是一组建立在Web2.0技术基础上,借助互联网应用程序完成创建自媒体内容的平台。简单来说,相较于其他形式的新媒体,社交媒体更侧重于媒体的属性,即社会化属性,社交媒体就是具备社交功能(自发传播、高频互动)的媒体。

根据咨询公司Wearesocial和Kepios联合出版的《Digital2023:Taiwan》报告显示,2023年,台湾网络使用者总数已达2168万人,相当于全台90.7%人口,较2022年增加了16万人。根据「台湾网络信息中心(TWNIC)」公布的《2022台湾网络报告》显示,18-29岁、30-39岁台湾民众上网率已接近100%。《Digital2023:Taiwan》指出,在所有的网络使用者中,高达95%的民众有通过移动网络(手机)上网的习惯。2023年,全台约有2020万的社交媒体平台用户,占全台人口的84.5%,占全台互联网用户群(无论年龄)的93.2%。就使用时间而言,台湾人每日平均花费2小时6分钟在社交平台上,较2022年增加2分钟(1.6%)。也就是说,台湾的上网人数已经占据人群绝大多数,且18-39岁青年上网率达100%,超过九成的网络用户使用社交媒体,且每人平均拥有8.4个社交媒体账号。因此,社交媒体对台湾社会及舆论场域的影响愈发明显,对台湾民众尤其是青少年的生活、思想观念,甚至价值认同等都将产生较大影响。

在台湾流行的社交媒体主要包括西方发达国家的Facebook、YouTube、LINE(韩国)、Instagram、Twitter等,及由原台湾大学生杜奕瑾等人创立的文字聊天论坛PTT和原台湾大学生林裕钦等创立的综合性论坛Dcard。而随着大陆互联网行业的显著发展,微信、QQ、微博、抖音、今日头条、小红书、哔哩哔哩、淘宝等社交平台崛起,并逐渐开始收获台湾地区的使用者,在这其中,抖音(台湾地区为TikTok)和小红书是最受台湾民众青睐的社交平台。

抖音短视频(TikTok),简称抖音,是一款视频社交应用程序,自2016年9月由大陆独角兽企业「北京字节跳动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开发上线,定位为适合年轻人的音乐短视频小区。抖音海外版TikTok的下载和安装量曾在美国市场跃居第一位,并在日本、泰国、印度尼西亚、德国、法国和俄罗斯等地,多次登上当地AppStore或GooglePlay总榜的首位。2018年初,TikTok正式进入台湾地区,迅速成为下载量排名第一的短视频APP。据数字营销平台Kepios调查显示,2023年,TikTok在台湾地区的使用者已超过533万,占台湾人口近四分之一。台湾民众最常使用的社交媒体平台依序为:LINE(90.7%)、Facebook(85.3%)、Instagram(65.3%)、Messenger(60.3%)与TikTok(36%);其中,前四名的使用比例皆有下滑趋势,唯独TikTok逆势增长,使用率较2022年新增了0.8%。目前,TikTok整体广告触及人数较2022年增加了28.1%(120万);在性别组成方面十分平均,分别是男性50.2%、女性49.8%。据《Digital2022:Taiwan》调查指出,TikTok台湾青少年用户(24岁以下)的比例高达38%。

小红书于2013年6月由毛文超和瞿芳在上海创立,最早以海外购物攻略起家,如今已是中国年轻人查询资料的第一把交椅。2023年2月7日,小红书官方宣布,小红书网页版上线。根据官方数字,小红书每月活跃账号高达2.6亿人,等于每六个中国人就有一个使用;72%使用者为「90后」(33岁以下)。月活创作者逾4300万,笔记日发布量超过300万。在小红书每天活跃用户中,60%会在平台进行主动搜索,日均搜索查询量已经接近3亿。小红书于2018-2019年左右开始在台湾地区慢慢累积用户,2021年开始大幅增长。2022年2月,小红书一度登上台湾地区苹果应用商店「免费APP」下载排行榜的冠军。2022年3月及4月,在台湾地区GooglePlay商店的免费社交软件分类排行中,小红书多次击败Facebook、Instagram、微博等软件,位居榜首。岛内网媒READr(读+)自制的「热门手机应用程式调查」问卷结果显示,台湾年轻世代「爱用」的热门社交软件前十名中,包括三个大陆APP:TikTok、小红书、微博。其中,小红书和微博都跻身台湾地区初高中(高职)生和大学生同时「爱用」的社交软件前十名。根据网站分析工具SimilarWeb的小红书数据统计,2023年9月至10月,台湾人造访小红书的流量占比为1.39%,仅次于中国大陆,而马来西亚(1.07%)和香港(1.05%)分列第三和第四。

除TikTok与小红书以外,微博、哔哩哔哩、美图秀秀、淘宝、知乎等大陆视频、社交、购物、直播、美颜软件平台,在台湾年轻人中也拥有不少支持者。这些台湾「90后」「00后」甚至「10后」惊喜地发现了一个个广阔新奇有趣的网络世界,便迅速开启了从「看客」到「尝鲜」,再到「达人」的「玩转」之旅。

三、大陆文化软实力的积极影响

无论是大陆影视娱乐产品还是大陆社交媒体平台,在台湾地区流行、走热,尤其是获得青少年的追捧,背后有许多相同的原因:首先,两岸同文同种的文化亲近性与生俱来,易于被调动与运用。大陆与台湾之间的同根文化是联结两岸人民的纽带,源远流长的中华传统文化,相似的价值观念,相似的人文情感,使得优秀的大陆影视作品容易被台湾观众所理解和接受,因而能够在台热播;同文同种的文化背景,让回归日常生活议题的「互动」更能够产生「虚拟社区」的认同感,因而大陆社交平台能够在台风行。其次,随着大陆综合实力的增长,资金、人才、内容、创新能力等都有了质和量的飞跃,这反映到影视制作上就是产生了一大批优秀的电视剧、综艺节目等,反映到互联网行业上就是产生了一大批内容新颖实用、技术强大、用户体验佳的社交媒体应用软件。第三,台湾综合实力的相对衰落,导致台湾本土影视制作能力日渐下滑,规模缩小、人才流失,本土市场疲软,大陆影视娱乐产品进入台湾市场有了更多竞争优势。大陆已成为中文流行文化和文化创意产业等领域的引领者,在互联网产业方面也位居世界前列,平台迅速迭代,流行文化迅速发展,反观台湾则不复往日活力,因而越来越多台湾年轻人愿意使用大陆的社交媒体。

电视剧是文化传播的载体,电视剧所传达的内容不仅仅是剧情本身,更有其背后的故事背景、文化元素、人文情感、意识形态等等。电视剧通过软性的讲故事的方式来传达伦理关系、历史传统、社会问题、文化元素、民族传统、价值取向,通过吸引、潜移默化的方式来对人们的观念施加影响,从长远来看,具有重要的社会影响力。《后宫•甄嬛传》在台湾热播时,也一时间引领了台湾的文化、饮食、时尚,并掀起了热门话题。当时,小S、陶晶莹等台湾知名主持人在电视节目里会常常引用「贱人就是矫情」、「四郎」等说法,将电视剧台词带到与观众的互动中,也带红了「甄嬛体」。有些台湾电视台还推出了配音版本,演员们操一口闽南话,在台湾南部极受欢迎。有岛媒体曾针对台湾大学生流行使用的大陆用语进行统计,以2020年为基准,前15名使用频率最高的大陆流行用语分别为「闺蜜」、「立马」、「特好/特别好」、「网红」、「颜值」、「小姐姐」、「在线」、「奇葩」、「信息」、「好评」、「套路」、「老司机」、「学霸」、「佛系」、「视频」。从使用趋势来看,2020年前15名使用频率高的大陆流行语,在2015年至2016年间使用频率飙升,接续几年的使用率都居高不下。例如,「闺蜜」一词从2014年开始有人使用,2015年开始出现次数飙升3000次,2016年更增长了4倍。无独有偶,「网红」、「颜值」、「单身狗」、「撩妹」这些词汇,2016年相较于2015年的使用次数,都增长了两位数以上。2015年是大陆剧在台播出较多的一年,包括《琅琊榜》、《何以笙箫默》、《花千骨》等热门剧集,也是从这一年起,大陆流行语在台湾年轻人常用的论坛上的使用次数、占整体文章的比例开始猛烈增长,并在2016年达到高峰后持续流行,可见陆剧对台湾年轻人流行用语的影响。大陆影视剧可以向台湾民众阐释中华形象与民族文化、唤起相同的价值观念与社会问题的共鸣、激发民族意识与同根互依的深层情感、传播大陆语言生活与城市影像符号等,还能够向台湾观众传播民族文化、历史传统、社会国情、价值观念、家国情怀等,使台湾观众能够接受更正面的大陆形象,唤起他们的寻根意识与家国意识、拉进两岸人民的心灵距离。

随着大陆社交媒体在台的广泛使用,经由网络交流带来的信息传播和社交互动将有助于台湾青少年积极融入「线上社区」,并建立一种新的跨越时空界限的社群集合。TikTok、小红书等无涉政治而以娱乐、个人生活类知识及资讯为主的分享生态,更容易让台湾青少年用户淡化对大陆的负面观感,甚至对大陆同龄人的日常生活状态产生好感或正向评价。台湾青少年族群使用TikTok、小红书等大陆社交媒体,不但会看到大陆年轻世代真实的精神面貌、生活方式及大陆社会真实的状况,也会让岛内年轻人从细微处认知到两岸的「相同与不同」。从生活类资讯到简体字到日常笑点的细水长流吸收,从讨论同一部剧、追同一个明星到打相同的游戏,能够让台湾地区年轻族群与大陆的同龄人减轻文化隔膜,实现文化亲近,乃至形成共同的「虚拟生活圈」。正是由于TikTok、小红书的流行,「抖音美食」、「小红书爆款美食」已经成为台湾民众身边的日常,以前都是大陆同胞拉一张赴台购物清单,现在直接逆转,小红书上10个台湾IP有9个都在询问大陆美食和代购攻略。如今,在台湾的街头巷尾,看到的不再只是山西面馆、山东馒头这类传统的地方美食,夜市上多了好欢螺螺蛳粉、李子柒螺蛳粉、卫龙魔芋爽、黄飞红麻辣花生等熟悉的新一代大陆美食。台湾本土最大的购物网站「虾皮」上,零食销售量排名第一的就是魔芋爽,而在视频网站YouTube上,台湾最火的频道很多都与「大陆零食开箱」、「大陆零食测评」有关,其中又以辣条测评最受欢迎。虽然目前TikTok、小红书的影响远远无法改变岛内年轻人的「国族认同」,但可以以去政治化的生活议题接入,淡化年轻世代对「中国」大而化之、刻板印象的反感与排斥,创造与对岸同龄人共享的「虚拟社群意识」,从审美、口味、情感、心理上与大陆年轻人共情共感,不再「不假思索」的一味「恐中、反中」,而是增添了更多熟悉感与亲近感。文化层面的互通共感,正是形成好感乃至认同的基石。

四、结语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21世纪以来,在中华五千年深厚文明的滋养下,在实现全面脱贫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综合实力的支撑下,大陆文化软实力得到前所未有的空前发展,也成为了两岸社会从了解、理解,到契合、融合的一种重要动力源与粘合剂。

两岸文化同根同源,文化交流是一个相互融合的过程。纵观两岸流行文化的变迁,早期台湾影响大陆较多,慢慢地大陆影响力越来越大,两岸流行文化版图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正是由于文化上拥有天然的亲近感,才会让两岸民众自发地喜欢上来自对岸的文化,从而拉近彼此距离。这不是人为的政治因素可以规定和改变的。

大陆以影视文娱产品、社交媒体平台及其上展现的生活方式为代表的「文化软实力」,正越来越吸引台湾青少年的注意。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以及两岸在文化层面天然存在的亲近性,让台湾青少年愿意接近、认同、甚至模仿大陆的流行文化,人为筑造的高墙并不能阻挡这种喜爱与交流「自然而然」地发生,因为「生活方式」的呈现,本身就有巨大力量。虽然从传播角度看,大陆「文化软实力」并不能让台湾青少年立即改变意识形态和身份认同,也就是「独派」势力所担忧的从「天然独」变为「潜在统」,但至少能让他们愿意接近、了解大陆,并对大陆放下抵触、排斥,由「无端厌恶」转变为慢慢积累正面印象,而这正是形成好感、「实现心灵契合」的第一步。

新时代大陆应继续巩固并扩大对台的文化软实力影响,包括走产业化发展之路打造文化强国,实现提升文化软实力的目标;大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以人才促进创意,以创意引导发展,进一步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推进对台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有效推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推动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台文化交流新格局,增强中华文化产品在台湾市场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在两岸青年交流中加大「融媒体」力度,整合新媒体平台,打造与时俱进的两岸青年合作网络平台,在人力、内容、宣传等方面进行全面整合;创新对台文化传播形式,善用合作机制等,以引导更多台湾民众支持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逐步改变身份认同。(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副研究员)

(原刊载于上海台湾研究所倪永杰主编的《台海研究》杂志2023年第4期,授权中时新闻网转载)

※以上言论不代表旺中媒体集团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