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積電再生能源占比遠不如三星 綠色和平呼籲積極建置

绿色和平发布「2023国际供应链脱碳报告:消费性电子供应商气候表现评比」,结果显示,台积电再生能源占比仅10%,远不如英特尔及三星的93%、31%。图为台积电示意图。联合报系资料照

绿色和平东亚办公室发布「2023国际供应链脱碳报告:消费性电子供应商气候表现评比」,总计评比11家企业,台湾部分有台积电、和硕、鸿海等3家受评,结果显示,再生能源占比表现均不如东亚区域其他竞争对手,台积电再生能源占比仅10%,远不如英特尔及三星的93%、31%。

评比中指出,IPCC与IEA均认为,2030年被视为抑制全球升温1.5°C目标的重要时间点,企业应迅速承诺在2030年实现100%再生能源的目标并采取行动。但台积电、和硕、鸿海的再生能源占比分别只有10.40%、19.42%、8.28%。

相反地,相较2020年,台积电与鸿海的碳排放量与用电量随着增产持续上升,台积电碳排放量增加22.6%,鸿海的碳排放量增加5.13%,仅有和硕碳排放量减少26.29%。

绿色和平气候与能源专案主任方君维说,台积电与和硕在本次评比中挤进前段班,意味着台湾电子供应商终于意识对全球气候危机采取行动的必要性。

以台积电为例,在今年9月宣布将RE100目标提前至2040年实现,「气候承诺」分数大幅提升,使其气候表现总评比从C-提升至C等级,持续领先三星电子,并与SK Hynix、和硕并列第三;但在「气候行动」面向上,普遍台湾企业的减碳幅度不足、再生能源占比严重落后国际要求。

方君维指出,目前台积电将近五成再生能源皆透过购买REC来取得,但凭证不但难以追踪再生能源实际使用情况,也并未额外增加新的再生能源来源,属于低影响力取得模式,而且也将受限于再生能源市场的供需状态,建议台积电应优先考虑如自发自用、直接投资或是购电协议(PPA)等高影响力再生能源取得模式。

针对评比报告中台湾企业再生能源占比落后的现况,方君维呼吁,台积电、鸿海、和硕应更积极采用以自发自用策略为主的多元再生能源途径,将厂内自用与转供自用两种方法都列为重点再生能源取得选项,以提升企业再生能源占比。

为达到实质的企业减碳,绿色和平提出2点建议,第一,企业需加速承诺2030年RE100目标并采取行动,积极加速再生能源建置、投资或采购,增加再生能源在总用电中占比,才能真正实现减碳最终目标,抑制气候危机;第二,企业应选择高影响力再生能源取得模式。优先考虑高影响力再生能源取得模式才能实质达成减碳目标,且兼顾环境、社会、治理(ESG)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