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 海废变黄金 明年增收蚵绳

台南市农业局渔港所17日在新营民治市政中心宣传蚵绳回收新模式,并展示所制成的服饰、背包等用品。(张毓翎摄)

台南沿海是牡蛎养殖重镇,但每年产生的21吨废蚵绳,几乎被随地弃置,对环境造成严重伤害。台南市政府去年与台湾化学纤维公司合作,将废蚵绳转变为可利用的资源后,今年第2年办理,市府除将总回收额度提高至7吨,明年还计划再增加,扩大海废循环经济的规模。

台南牡蛎养殖面积1000多公顷,养殖过程所产生的海废垃圾,像是使用过后的蚵绳,过去几乎都被蚵农视作垃圾,随便弃置在渔港、路边等,有时甚至直接丢到大海。

市府为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获得海洋委员会海洋保育署支持,去年开始推动废蚵绳回收作业,市府以每公斤15元奖励金回收废蚵绳,交由民间业者处理,经台化重新制成尼龙纺丝织布,可做成服饰、轮胎等,把垃圾变黄金。

市府农业局渔港所17日偕合作业者在新营区民治市政中心宣传蚵绳回收新模式,现场展示蚵绳再利用所制成的服饰、背包、轮胎等生活用品。

台化公司纤维部经理室协理刘泰郎表示,台化公司除了台南,也在本岛及离岛等沿海地区合作进行尼龙海废的回收再利用,此次为减少运送蚵绳的成本及碳足迹,与台南在地厂商合作,将原本是社会环境负担的海废转变为尼龙纺丝织布,供应全世界各知名品牌制成环保绿色产品。

农业局渔港所也说,有了奖励金的诱因,提高了蚵农的参与意愿,去年共回收5吨废蚵绳,因此今年提高回收额度至7吨,目前已奖励回收蚵绳5公吨,其中的3.67公吨更已交由台化公司再利用处理,后续还会持续宣传奖励措施,鼓励蚵农回收蚵绳,保护沿海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