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師大副校長鄭志富的人生故事:漂洋過海 師大展開新生活
以第一名成绩从师大体育系毕业,父母来台北参加毕业典礼。 图/郑志富提供
来到台北,进入师大就读,让我耳目一新,全然不一样的感觉。大学以前没有到过台北,这是第一次来台北,从澎湖带了一床新棉被,用麻绳捆着,搭船到高雄,再由堂姐夫带我从高雄坐夜间的平快车来台北,再搭公车到师大,沿路抱着一床棉柀,公车上很多台大的学生,看着我一个乡下土包子带着捆着麻绳的棉被,一脸土相(刚从成功岭结训回来),那种窃笑的眼神,一辈子难忘。
进入师大之后,过的还不错,从学科到术科都有很好的表现,因为没有什么外务,四年都很认真在念书。大一开始就参加棒球队,后来也加入手球队(师大校队、台中纺织手球队)。大学生活大部分的时间都在宿舍,民国63年住进刚启用的新宿舍,住在顶楼的五楼,没有冷气,连电风扇都没有,夏天非常的闷热,没办法睡在床上,只好打地铺,只能睡在磨石地板,地板上都是汗。
大学是以第一名毕业,体育系要第一名毕业很不容易,因为有学科跟术科的两项评比成绩,要拚学科当然没问题,但我是非运动专长的学生,要在术科上跟专业的运动员比,就非常不容易。非专业运动选手出身的我,却是学校棒球及手球的双重校队。代表学校出去参加大专杯棒球赛时,还跟当时是台北体专、后来的职业选手高英杰、李来发对阵过。
就读师大体育系,是学校运动代表队的重要角色。( 后立左三是郑志富 ) 图/郑志富提供
除了学业及学校代表队之外,大学时代影响深远的事,就是参加社团-四海社,后来发现我一些能力,像是领导力、沟通能力,都是在社团时期培养出来的。目前我也都鼓励学生,只要不影响课业,勇敢去参加社团。因为社团里有极佳人脉,可以培养领导力,以及带活动的技巧。
四海社是一个综合型的社团,以前师大有两个最有名的社团,一个是登山社,一个是四海社。四海社负责办活动,每一年春假要办全校大露营,像在新丰松柏林、桃园埔心、大甲铁钻山,都曾办过全校大露营。另外,领队营与海鸥营,也都是专门培养领队人才的训练营队,社会上许多领导人也都是从四海社培养出来的,例如:教育部体育署前署长张少熙特聘教授,新北市副市长刘和然都是四海社干部。当年的社团干部,也建立革命情感,到现在都还有定期的联系与聚会。
我真的很珍惜来到师大,不但有书念,可以住宿舍,还有公费,家里不用出钱,每个月933元公费,其实在大一大二的年代是够用的。大三时物价上涨,钱就很紧,还好我从大二开始领奖学金。那时有一个周凌维娜奖学金,体育系及音乐系各一个名额,体育系是八个班级竞争一个名额,申请非常困难。我在大三时很幸运领到这笔奖学金,一年6000元,分上下学期给。在当时这是学校最大笔的奖学金,也让我的大学生活,过得比较好一点。因为体育系不好找到家教,领到奖学金,就不用再去打工,可以好好的读书。打工的工作,顶多就是帮老师抄抄稿子,赚一点点外快,也多学习一些。
民国67年以第一名从师大体育系毕业,老师希望我留在学校继续念研究所,但由于我是澎湖保送生,有回澎湖服务五年的义务,再加上两年的兵役,因此,等我再回师大念研究所时,已经是七年以后的事情,也结婚生子。
在师大学书四年,人生有了完全不同的经验,图为大学毕业旅行,摄于鹅銮鼻。 图/郑志富提供
下一篇:回澎湖 尽七年的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