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铁便当物语展」东京开幕 经典排骨饭进军日本

▲铁博筹备处邀请铁道便当职人李玉霞指导制作台湾铁路便当,让日本铁道界感动不已。(图/文化部提供)

文/中央社

文化部驻日台湾文化中心与国家铁道博物馆筹备处昨天(10日)合办「搭火车,品台湾:台湾铁路便当物语」展开幕活动,并宣布文化部明年2月在日本最具代表性的大宫铁道博物馆首次举办台湾铁道主题展。

昨天在驻日台湾文化中心举办的展览是明年2月大宫铁道博物馆湾铁道展的前导展,开幕仪式邀请驻日副代表周学佑、日本铁道博物馆馆长大场喜幸致词,现场有许多来自日本铁道文化、出版、漫画等台日文化界人士出席。

周学佑致词时表示,台日地理相近,历史相连,因而汇聚交融出许多共同的记忆与文化产物。「铁路」与「便当」就是台日间最具代表性的共通词汇,当这两词合成「铁路便当」时,所代表的就不仅是美味可口、经济实惠或在地美食,而是会再加上历史文化与个人酸甜苦辣的成长经验,并带来特殊回忆与故事,这种感觉只有台湾人和日本人才会懂。

▲「搭火车,品台湾:台湾铁路便当物语」展昨天开幕。(图/文化部提供)

国家铁道博物馆筹备处主任郑铭彰指出,铁博筹备处的首次海外展览,用最能反映台湾当前广受欢迎的铁路便当的理由,除了便当是台日两国文化共通语言,这种已内化为台湾人的味觉记忆及铁道故事,表达了台湾在地文化价值,放入国际时显得格外有特色,也就是「愈在地、愈国际」的道理。

郑铭彰表示,铁博策展团队从文献资料中梳理出历史、文化与人文的交互影响,介绍不同时期的台湾铁路便当与相关的珍闻轶事,例如日本时代主要车站铁路便当菜色与评价、战后台铁便当代名词排骨饭的渊源与秘辛、从文学或是期刊插画中看到铁道便当与生活文化关系等内容,展览呈现了台日两国铁道文化的渊源与发展过程的异同。

日本大宫铁道博物馆馆长大场喜幸表示,大宫铁道博物馆起源100多年前在东京车站开设的第一代铁道博物馆后,移至神田万世桥,战后称「交通博物馆」,2007年移至埼玉市大宫,开馆后17年来吸引逾1400万人次进馆,馆内有承接来自过去的博物馆的贵重收藏品,目前展示车辆42辆、收藏品逾67万件。

大场说,去年7月台湾的国家铁道博物馆筹备处与大宫铁道博物馆缔结交流合作协定,为了台湾的国家铁道博物馆的正式开幕,大宫铁道博物馆将竭尽所能协助。首先是明年2月至6日之间,在大宫的铁道博物馆推出台日铁道主题的企画展。

▲昨天在驻日台湾文化中心举办的展览是明年2月大宫铁道博物馆湾铁道展的前导展。(图/文化部提供)

这场「搭火车,品台湾:台湾铁路便当物语」开幕活动特别安排台铁台北餐厅经理退休的李玉霞及领班退休的黄明珠分享她们多年的制作经验与美味餐点背后的故事。

李玉霞对中央社说:「感觉自己满努力的,能够对得起这个国家。我很用心把这块排骨做好,让这个便当从已经要没落、要外包公司,竟然可以由每天1200个卖到1万5000个便当,而且变成国际化,甚至被说『到台湾,不买台铁便当,等于没到台湾』,还有『坐高铁,吃台铁便当』的风潮。」

李玉霞还说:「让我感到很骄傲的就是,我们台铁小小的一个便当,竟然能够吸引国外的人到台湾来,一定要到台北车站去买便当,这是我感到很荣幸的事。」

活动现场也送上了飘着浓浓台湾味的排骨便当,让出席的来宾惊艳不已。这是在李玉霞与黄明珠这两位职人的监制指导下,请热心的台侨协助委托东京的专业厨房调理,让出席活动的人士能有「色、香、味」的感官体验,为开幕活动增添了热闹的互动。

活动吸引许多日本铁道界、文化界人士前来观赏,包括大宫铁道博物馆副馆长荒木文宏、日本铁道保存协会前顾问名取纪之、热爱台湾的铁道摄影作家结解喜幸、铁道人网红丰冈真澄、铁道旅行作家白川淳、交通新闻社编辑主干助川和彦、台湾协会理事冈部千枝、日本观光振兴协会常务理事桧垣克己等。

此外,畅销书「铁路便当之旅」系列漫画的作者早濑淳、监修者摄影家樱井宽受邀出席,因为此系列漫画多年前曾以专辑介绍台湾,两位在旅行时偶遇铁道便当职人李玉霞,并将这段故事绘入内容,事前不知情的李玉霞与他们喜相逢,是开幕仪式外的温馨插曲。

▲《铁路便当之旅》系列漫画的监修樱井宽(右)及铁道便当职人李玉霞(左)回忆当年的铁道交流。(图/文化部提供)

早濑表示,之后还会再到台湾绘画更多新口味的铁道便当,透过漫画让更多读者理解台湾的铁道美食。

「搭火车,品台湾:台湾铁路便当物语」展期至11月8日止。驻日台湾文化中心主任曾钤龙表示,期待透过台日铁道印象的关联性,吸引日本民众的关心,进而促成更多日本民众认识台湾铁道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