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战略盲点:未思战败焉能战胜

(图/本报系资料照)

最近「避战」成为一股清新的声音。避战说起来很简单,做起来非常困难。自有民族国家以来,任何战争都是政治的,表现就在于战争目标,而战争目标却是由政治部门所决定。台湾想要避开战祸,顶层的政治是决定性因素,其次是执行战争的军事部门。没有政治人物的指令,军队是不会任意发起攻击的。

首先确立的是,避战不是不打仗,而是要在适当的时候打。《孙子兵法军争篇》:「避其锐气,击其惰归」,也就是孙子所谓的「治气」。治气是要掌握和运用部队士气变化而击敌,意思是要避开敌人初来乍到的锐气,等到敌人士气衰竭而退归后再打击它。士气就是附著于官士兵的精神力量,它是构成攻防两军战斗力的首要因素。

刘基《百战奇略》也这么说:「凡战,若敌强我弱,敌初来气锐,我之势弱,难以相持,且当避之,伺其疲敝而击之,则胜。(兵)法曰:避其锐气,击其惰归。」当敌军初出师士气旺盛,我方实力难以与他们对敌,就应避开敌方锋芒;等到敌方疲劳困顿时再寻找机会攻击他们,就可取胜。

一旦开打,就是以千军万马之势快打、急打、大打,即使在古代,也非常强调速战速决,例如孙子的「如转圆石于千仞之山」,绝不是像俄罗斯在乌克兰战场般的拖沓慢打。因此从现代军事观点来看,依靠军队避战是不可能的。

我们常说的「兵凶战危」,意思是国家动用凶器(战争),必然是一件凶险的事情,即使国家既强且大,也要以小弱作为用兵的基准(汉晁错《言兵事疏》),这是「慎战」的基础之一。

国防部长邱国正在接受立委郑丽文质询「台湾要如何定义打胜仗?」时回应:「只要敌人没有登陆,或者把旗子插在台湾各个中央政府所属部会的头上,他就没有赢」。不知道邱部长是怎么想像「兵凶战危」的?如果连军人出身的邱部长都像政客一样轻忽战争,恐怕文人的战争素养更是糟糕。

我们不禁质疑邱部长:国军制胜的基础与把握在哪里?难道国军凭着手上的豪猪刺猬就足以克敌制胜?国军已经输掉了「重层吓阻」,导致解放军「围岛封控」,怎么输的?靠的就是这些豪猪刺猬!如今邱部长有何颜面拿同样的「刺」说服国人「我对我们的部队绝对有信心」?

国军输掉了「重层吓阻」,转入了防御阶段,而且还是最糟糕的被动防御,邱部长自己也说了「我们不主动发起战争」,意思就是国军坐在阵地里面等待解放军炮火降临之后,再进行反击。如前所述,怕是已经没有机会反击了(击其惰归)。严格讲,吓阻失败就已经算是战败了,军队必须要有人负责、并给个讲法。

要是国军输了,真正的麻烦才开始:民进党官员、军方高层将如何处理战败问题?学习南宋投海的陆秀夫以及南宋10万军民百姓、或一江山岛成仁取义的王生明将军?效法投降的弘光皇帝或北平模式的傅作义?

战胜或战败这个问题不方便公开谈论,但是在内部会议中必须是个话题,只有认真面对战胜与战败问题,才会谨慎以对。蔡总统和邱部长并不关心战胜或战败的问题,否则当重层吓阻战略失败,邱部长早就该反应了。吓阻失败下的围岛封控只是全面总攻的前奏,时机而已!

既然蔡总统与邱部长并未真实的认知「战败」,怎么会考虑「兵凶战危」呢?不考虑「兵凶战危」,就不可能穷尽所有政治手段「避战」,当然就会延长役期、并把人民绑在「抗中保台」的战车之上!(作者为台湾国际战略学会研究员,法国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