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垃圾危机要求环保局勿当缩头乌龟 环保局:落实「先公后私」政策

垃圾车每天都大排长龙,等候进入乌日焚化厂;市议员要求环保局应新设焚化炉并加速汰旧换新。(民众提供/陈世宗台中传真)

台湾垃圾焚化炉都集中在1990至2000年间兴建。市议员林汝洲等16日质询说,台中市3座焚化炉皆使用超过20年,南屯文山焚化炉热值日渐下降,每日处理量甚至低至534公吨,只剩设计值6成;3座焚化炉每年合计有3个月要进行岁修导致垃圾危机浮现,环保局应新设焚化炉并加速汰旧换新。

台中市议会16日进行警消环卫业务质询,市议员林汝洲、林碧秀、张沧沂、罗廷玮等人均关心垃圾处理议题。林汝洲说,中市共有3座焚化炉,分别位于后里、南屯和乌日,每座的日处理量为900公吨,每年合计约可处理80万吨垃圾,台中市一年的一般垃圾量为62万公吨,理应足够处理所有的垃圾。

林汝洲表示,但三座焚化炉皆使用超过20年,其中南屯文山焚化炉的热值日渐下降,每日处理量甚至低至534公吨,只剩设计值的6成。加上3座焚化炉每年需各自进行岁修1个月,导致全市的垃圾处理量大不如预期,暂置垃圾越来越多,全市出现垃圾危机。

林汝洲说,环保局在2017年便请顾问公司做过一次环差评估报告,报告内容指出可以不扩大厂区也不增加炉体,透过系统优化的方式提升焚化炉10%的处理值,每日可以提升171公吨的垃圾处理量。环保局在2017年就做过评估报告,为何4年后的今天环保局还未有任何进度?

林汝洲认为,环保局的汰旧换新已缓不济急,彰化县去年已经核定要在彰滨北部兴建新日处理量700吨的焚化炉,环保局应可另找新址来兴建新的焚化炉,同时也应该要依照2017年评估报告去执行,将乌日、南屯厂依照评估结果,将每日处理量提升10%,双管齐下才能减缓台中市垃圾危机。

环保局长陈宏益表示,文山、后里焚化厂设备逐年老旧,以致处理量能降低;为提升处理效率落实卢市长空污防制「先公后私」政策原则,市府已规画文山及后里焚化厂全厂设备汰旧换新工程,朝转型为绿能发电厂目标前进。并借镜国际新颖炉床技术及空污防制设备经验,汰旧换新后恢复每日900公吨焚化处理量能,减缓台中垃圾处理负担。

乌日焚化厂尚未超过20年年限,但减缓乌日焚化厂垃圾贮坑存量及垃圾车进场塞车情形,市府将适时请操作厂商降载,减少事业废弃物进厂量,请厂商持续优化处理设备,兼顾空气与环境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