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匯、負碳技術、碳盤查是什麼?減碳關鍵字一次看懂

国际订下2050净零碳排目标,各大企业进行碳盘查势在必行。 图/freepik

1.碳汇(Carbon Sink)

能够吸收、储存和固定碳化合物(如二氧化碳),以减少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的自然或人工系统,称为碳汇,可以想像为二氧化碳的「仓库」,地球的自然资源例如:森林、海洋、湿地、土壤等等都包含在内,又称自然碳汇。

碳汇主要包括:以森林为主的「绿碳」,透过植物行光合作用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转为有机碳储存在生物体和土壤中;以海洋生态系为主的「蓝碳」,如红树林、海草床、深海底泥等等,都能够储碳;「黄碳」指陆地上固碳量最高的土壤,也与农业密切相关。

自然碳汇经过减碳效益的验证后,可转为碳权进行交易买卖。目前以森林碳汇转为碳权的验证方式相对成熟。

以森林为主的「绿碳」,透过植物行光合作用吸收大气中二氧化碳,转为有机碳储存在生物体和土壤中。 图/Unsplash

2.负碳技术

抵销企业生产与日常生活的碳排,达到碳移除量大于排放量的「负碳排」目标,透过碳捕捉技术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吸收、封存及再利用,可降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

负碳技术主要分为两大类:以科技为基础的碳捕捉、再利用及封存(Carbon Capture Utilization and Storage, CCUS),和以自然为本的自然碳汇技术。种树造林就是广泛运用的自然碳汇方法。

碳捕捉技术,主要还可以分为4种形式:

直接空气捕捉(Direct Air Capture,DAC):使用吸附剂或化学反应捕捉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封存于地下,或转化为其他产品。

从碳排源头直接收集二氧化碳(Carbon Capture and Storage, CCS):在排放源捕捉二氧化碳并封存,避免其进入大气,也可视为「人工碳汇」。但若来源是高碳排的化石燃料,可能仅能达到减碳或碳中和。

生质能源的碳捕捉技术(Bioenergy with Carbon Capture and Storage, BECCS):生质物(如沼气、废弃物衍生燃料)产生能源的过程,运用技术捕捉其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并封存或再利用,达到负碳。

碳利用(Carbon Capture and Utilization, CCU):将捕获的二氧化碳转化再制为其他产品,如建材、化学品、燃料等等。

3.碳盘查(Carbon Footprint Verification)

计算碳排放量时需使用排放系数,可透过例如经济部工业局开发的碳盘查计算器等数位工具进行计算。 图/摘自经济部产署网页

国际温室气体盘查涵盖范围可分为3个范畴:直接排放、能源间接排放和其他间接排放。直接排放指的是企业组织自有设施的排放源,包括制程、燃料和交通运输等排放;间接排放,指企业外购的电力、热能及蒸气等能源的排放;其他间接排放则,为产品从生产到整个使用周期,包含上下游供应链所产生的排放、也包含员工通勤和差旅的碳排。

为达到2050年净零排放的目标,企业及组织需先盘点自身的碳足迹,即产品或服务的生命周期中,直接与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盘查内容包括确认范畴、收集相关数据、计算排放量、分析与报告,以及制定减碳策略。

计算碳排放量时需使用排放系数(Emission Factor),可透过例如经济部工业局开发的碳盘查计算器等数位工具进行计算,经第三方验证机构查核结果后,登录至国家或主管机关的资讯平台。

Take action!加入《倡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