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交所元年 减量额度挨批走错方向

因应全球减碳急迫,台湾碳权交易所终于要在7日成立。图为德国燃煤电厂。(美联社)

2024年碳费上路收费简表

碳交所营运项目

欧盟即将试行「碳边境调整机制」(CBAM),意谓减碳及相关的碳费、碳权交易将纳入全球贸易规则,因应这股趋势,台湾碳权交易所终于要在7日成立。专家认为,台湾碳权交易采用自愿减量,而非总量管制,抵减成效有限,错误的减碳政策恐令公私部门在追求净零碳排的目标下,多走冤枉路。

因应减碳的急迫,国际间纷纷设立碳权交易所,碳权交易主要分为「排放额度」与「减量额度」两种机制,台湾采用后者的自愿减量方式。

「排放额度」与「减量额度」有何不同?首先「排放额度」由政府机关「强制」为产业订定温室气体的总量管制目标,假如企业减碳后有多出的额度,便可在碳交易市场售出。

「减量额度」则是非管制业者「自愿」透过各种减碳方案申请专案,经核准后得向国际机构申请认证,才可取得碳权。

欧盟10月起逐步试行CBAM,初期管制范围包括水泥、电力、肥料、钢铁、铝业等五大高碳排产业、248项产品。台湾就有212项,多为钢铁制品。在试行阶段,进口到欧盟产品必须申报碳排放含量,尚无须支付费用。2026年起,进口产品就要缴交碳排放量的费用,或者是购买碳权以补偿难以避免的碳排放。

兼任碳交所董事长的林修铭说,台湾采自愿减量方式,是希望借由鼓励,让企业自动减碳,万不得以才用碳汇(碳交易制度),让大家知道减碳有价。

林修铭预估,国外碳权商品今年底前可上架,国外碳权可抵换国内多少碳权,由环保署订定,但就国际经验,最多可抵换5至10%的排放量,例如,企业愿意自愿减1成碳排,向国外购买碳权,只能抵换1成中的5%至10%,值得注意的是,欧盟CBAM并不同意以国外碳权抵换。

至于国内碳权交易,林修铭指出,包括如何交易与碳费设定等,须待今年底宣布相关子法,才能分阶段设立不同交易机制、推动实施。

台湾2024年将针对年排碳量超过2.5万公吨的制造业及电力等排碳大户征收碳费,初期征收对象约500家,碳费征收方式、费率仍在研议中。此外,企业可提出自主减量计划,若达到指定排放减量目标则适用优惠费率。

台湾气候联盟秘书长彭启明表示,台湾本身并没有很多碳权来源,可能都从国外买回来,通常国际做法,是一家企业只能买5%至10%碳抵减额度,因此就减碳目标而言,自愿减量不太可能取得足够有效的碳额度,以总量管制强制减碳才能真正做到减碳与碳交易。

台湾气候行动网络专案研究员倪茂庭表示,欧盟认定的碳价仅两种,第一是总量管制下的「配额」,第二是碳税或碳费,买自其他国家碳额度或市场取得的碳权,不被CBAM接受,企业自行减量才是「真卡位」。

中研院经济所研究员萧代基表示,为了达到2050净零的目标,以总量管制方式减碳,确实比自愿减量额度有效,台湾最后一定要走到总量管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