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最新防疫20条 张伯礼:新冠病毒趋于稳定 毒力趋弱

示意图/中新社

「从病毒进化规律推测,新冠病毒趋于稳定、毒力趋弱的概率大。」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表示,新冠病毒的变异动态一直是防疫措施优化调整的重要前提基础之一。他解读,从新冠疫情之初到现在,中国防控方案调整始终与疫情形势相关,具体来说是四个方面,包括病毒变异、免疫屏障、防控能力、治疗方案。

张伯礼接受陆媒专访表示,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新冠病毒的特点一直是研判的重点之一。当前的临床实践表明,新冠病毒造成的重症和死亡比例很低。这意味着新冠病毒的致病力减弱。

同时也不能忽视新冠病毒传播更隐匿。张伯礼提醒,新冠病毒传播隐匿、潜伏期缩短,前者由于其不造成明显症状难以察觉,而后者意味着感染者从被感染到传染人的时间进一步缩短,这两方面变化共同造成病毒的传播力增强。

他指出,连日来的感染者数据显示,当前确诊感染者中大部分为无症状感染者。这一感染情况是新冠病毒在中国群体免疫屏障基本形成(全人群疫苗全程接种率超90%,60岁以上基础免疫全程接种率超85%)的前提下,受到免疫压力选择作用的结果。这样的进化对于新冠病毒某一特定分支保持优势是有利的,因此从病毒进化规律推测,新冠病毒趋于稳定、毒力趋弱的概率较大。

在中国最新优化防控工作的二十条措施中,赋码管理一词高频出现,先后提到6次。张伯礼说,透过大数据的赋码管理是科学精准防控的具体体现。在减少集中隔离对象人数、缩短隔离时间的同时,还能保证隔离的有效性和规范性。

他还表示,基因测序、检测试剂研产、疫苗研发、药物研究、中医药、分子生物学、大数据、超级计算等技术为了攻克同一课题融合交叉。通过资讯技术手段对中药组分药物进行高效筛选,使得研发「通治方」成为可能。再如近3年来核酸检测的效率和准确度大幅提升。在准确性提高的基础上得以开展的混合检测以及核酸检测周期的大幅缩短等,都使得人类对于新冠病毒的追踪更高效,从而大幅提升整个新冠疫情监测的敏感度。

最后,他仍强调,应该认识到疫情的复杂性和反复性,充分认识优化调整防控措施不是放松防控,更不是放开、躺平。只有进一步提升防控的科学性、精准性,才能在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间寻求最适合的平衡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