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造船大使」墓志现西安 含多个「则天新字」

大陆中心综合报导

陕西西安近日发现唐朝造船大使墓志,1000多字的内容涉及不少历史故事。特别的是,墓志写于武则天时期,出现很多「则天新字」,包括照、月、日、天、地、授等,在今天看来属于异体字

根据《华商报》引述西安碑林博物馆专家马志祥指出,上述墓志为泾阳县永安先生所捐,长、宽均为58公分志文38行,满行39字,楷书,志四边饰蔓草纹。(下图/取自华商报)

马志祥说,墓志志主叫唐逊,为唐朝简州长史。经过研究,他发现《新唐书‧表》有几处错误记载,例如墓志可知唐逊的最后官职为「虞部员外郎朝散大夫简州长史」,而《新唐书‧表》则说是「简州刺史」。「刺史」为州的长官,一般为三品,「长史」为其佐官,品级一般为五品

唐逊一生中官职较多,其中最受关注的莫过于「造船大使」。「造船大使」一职的源于唐太宗征伐高句丽,马志祥指出,西元645年唐太宗亲征,未达预期效果,随后又下令从海上进攻,大约647年前后,唐逊被任命为「杨州(今日扬州)道造船大使」。

马志祥分析,「大使」属临时性的专职官员,体现了唐代「设官以经之,置使以纬之」的特点

另外,由于唐逊墓志写于武则天时期,因此出现了很多「则天新字」,包括照、月、日、天、地等,在今天看来属于异体字。

据介绍,西元690年,武则天登基称帝,改国号为「周」。在文字上,武则天创立了「则天新字」,这些字大多是象形会意字。不过,「则天新字」究竟有多少个,由于收录所有「则天文字」的《字海》已经失传,历来众说纷纭,有12个、18个、19个等说法,目前学者争论不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