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行人交通事故死傷降、整體死亡數卻增 市府提解方
桃园市行人交通事故死伤人数下降,但整体交通事故死亡人数仍增加,民代呼吁市府改善。图为事故热区八德区介寿路。本报资料照片
桃园市今年截至8月的行人交通事故死伤人数1261人,较去年同期减少248人,但民代发现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反较去年同期增加43人,呼吁市府改善。市长张善政坦言值得关注,交通警察大队表示将持续建置科技执法,也会在高事故率路段加设行人优先号志、行人专用时间信号灯等措施,降低事故发生。
行人地狱议题受瞩,桃园市交通局今天在市政会议提出专题报告。数据显示,今年1至9月行人事故死亡人数共18人,较去年同期27人减少9人,降幅达3成。
不过今年前三季行人死亡事故中,65岁以上高龄者就占50%。交通局表示,事故发生时段以晚间6时至次日凌晨6时为高峰,不少事故地点还位于有设置号志的路口。
「桃园市情况不容乐观。」议员王珮毓指出,虽桃市行人死伤人数下降,但据交通部统计,今年1至8月的交通事故死亡人数仍达192人,较去年同期增加43人,无论是机车、高龄者、酒驾、儿少等群体的交通事故数据均高于去年同期,这些都是影响无数家庭的悲剧,市府仍须重视。
张善政回应,桃园市交通事故死亡人数上升确实值得关注,死亡事故主因跟道路车速较快有关,市府将透过科技执法手段加强对危险路段速限取缔,并加强酒驾查缉。
交大队长李维振表示,行人事故路段主要位于人口密集区域及交通流量大的干道上,包括八德区介寿路、桃园区中正路、龟山区万寿路、桃园区中山路和桃园区中正路;数据也显示,驾驶行车时未充分注意行人安全,甚至在行人穿越道上抢快是行人事故主因。
李维振表示,警方近年透过大数据汇整资讯,提升事故热时、热区见警率、加强路口不停让执法等作为后,行人交通事故死伤人数已下降;明年将持续建置交通科技执法,也会在高事故率路段加设行人优先号志、标线和警示标志、增强夜间照明、完善行人专用时间信号灯等措施。